近日,一则“中传客座教授上课抽烟”的新闻引发热议。据学生爆料,这位老师不光自己吞云吐雾,还称以讲台为界,台下是“禁烟区”,台上是“吸烟区”,想抽烟的学生可以上去一起抽。这一奇葩言行招来一片骂声,当事人随即发微博致歉,并主动辞去该校兼职教授一职。
神圣讲台搞成“抽烟专区”,不仅师德碎了一地,也有违北京“‘带顶带盖’公共场所100%禁烟”的明确规定。本应传道授业,这位老师却烟一根接着一根,歪理一套接着一套,振振有词说什么“激发灵感”云云,甚是荒谬。对这种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反手就是一个举报”无疑是最好的反击,我们当为敢于揭发恶劣行为的学生点赞。
随着讨论逐渐深入,“控烟是否后继乏力”引发更多关注。眼下,本市出台“最严控烟令”已三年有余,数据显示,各类场所无烟环境持续改善,总合格率由77%提升为95%,吸烟人群也减少了20万之多。禁烟踢开了“头三脚”,但后续挑战仍旧很多,控烟之路道阻且长。放眼四望,现如今,如上述老师那般,在公共场所公然“点一支”的是少了,但躲在厕所、楼道,乃至犄角旮旯里吸烟的则大有人在,此类“隐性回潮”现象必须引起警觉。众所周知,戒烟很难,极易反复,必须要有非常之决心与毅力。而控烟更是如此,若想让“史上最严控烟令”继续发力,必不能搞“半截子革命”,而必须一以贯之、常抓常严。
控烟是政府行动,也是全民工程。如今,控烟共识已然达成,但在实操层面仍然存在因烟民多、场所杂导致的执法难覆盖、监督难落地等困局。而破题的关键,就是鼓励全民参与。此番老师上课抽烟被学生曝光,便是一起让人欣喜的共治案例。但也要看到,还有不少学生不以为意,认为“坐在后排影响不大”“课讲得好就行了”。这提醒着,面对破坏规则的劣行,叫板的人时而有之,可大多数人还是不以为意,或者抹不开面子。更糟糕的是,即便有人投诉,又容易因为执法者到场后人走烟灭、无法查证。相关部门如何更好解决调查取证难、及时回应投诉等问题,是能否激发共治潜力的关键。当下,北京一些写字楼、餐馆等“重灾区”增设电子监控,一些公共场所也正在探索安装高灵敏的控烟探测仪,诸如此类的技术手段,皆不失为有益尝试。
对规则破坏者的不容忍度,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公共文明的成熟度。尤其是对于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而言,禁烟成效几何是文明水平的生动指标。我们相信,“旁观者”多一点较真儿,逾矩者就会少几分嚣张。当挑战陋习的人多了,维护规则的力量大了,好的习惯与风气就能形成。这,或许是小烟头带给我们的大启示。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