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来”的产业 还需“深耕细作”

2018年12月02日 07: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吴晟认为,正如中国经济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产业升级一样,以赛事为核心的马拉松产业必须摈弃粗放式发展的旧路,在“深”与“细”上下功夫,才是实现自我革新与进步的必经之路。

  套牌、替跑、髂胫束……如果说之前这样的名词仅流行于跑者们的话语体系内,那么随着近期出现的选手在冲刺过程中被干扰、部分选手在比赛时明目张胆抄近道、选手晕倒接受医疗救助后仍坚持比赛等一系列事件,如今的马拉松赛事已逐渐进入大众的关注视野中,而马拉松产业如何健康发展必须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带动体育休闲产业强势发展。在政策与经济的双重驱动下,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运动恰到好处地匹配了这种需求,“马拉松经济”迎来了发展契机。统计显示,截至11月2日,我国2018年已举办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赛共计1072场,参加人次530万。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10场,参赛人次320万。

  应当看到,马拉松赛事的走红,离不开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支持。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温度,是跑者的诉求;用赛事提高影响力,是城市的需要。对地方来说,全方位展现城市风貌,借跑步带动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拉动区域消费,同时可以形成良好口碑,面对具备诸多正向附加效应的马拉松,各地没有理由不引起重视。

  在马拉松赛事带动的这条“跑出来”的产业链上,赛事冠名商、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服务商形成了多层次的商业合作体系,拉动了装备、训练、补给、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马拉松还带动了城市会展、公关、培训、旅游等衍生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根据《2017中国马拉松大数据分析报告》,马拉松年度产业总规模达700亿元。

  当然,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咱们有些产业发展的历程比较相似:一家最先吃到了螃蟹,其他家看到了商机,蜂拥而至,无序竞争之后,留下“一地鸡毛”,这时监管部门介入,收拾残局。这个过程中到底浪费了多少,无人统计,或许也无法统计。从早期的DVD,到近来的共享单车,当下如此红火的马拉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正常。

  纵观国内大量赛事,赛事组织程序不规范、赛场设置不合理、赛后服务保障不健全等问题还或多或少存在,甚至有个别马拉松还引发了“一场马拉松瘫痪一座城”的吐槽。正如中国经济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产业升级一样,以赛事为核心的马拉松产业必须摈弃粗放式发展的旧路,在“深”与“细”上下功夫,才是实现自我革新与进步的必经之路。

  很多行业都在讲“以人为本”,对于马拉松赛事来说更是如此。为跑者和为挣钱,两者不冲突。对各个地方而言,就是既要秉承“以跑者为中心”的理念,打造兼具服务与品质的赛道,也要避免盲目追求赛事数字的增长,严格把好赛事审批、管理资质的入口关,做好各项服务。尊重发展规律和专业知识,马拉松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其他产业亦如此。

  马拉松赛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影像。“井喷式”增长的跑步人口,为马拉松产业打开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在这股热潮之下,跑者也好,业内各方也罢,不妨有时想想村上春树的那句话,“跑步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根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在我诸多习惯里,跑步是最有益的一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吴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马拉松扎堆背后的冷思考

     拿生命跑马拉松?过犹不及!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