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因“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一事,山西某市相关人员被问责入刑,而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也被约谈。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市去年1月之后的第二次被约谈,由此反映出的履职不力、敷衍整改问题,令人警醒。(8月9日人民网)
环保数据造假的“勇气”从何而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陈剑锋
环保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谈到落实环境整改,不得不说是一场恶仗、一场苦战,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雷霆一般的行动,想要彻底扭转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形成的严峻形势,恐怕是不可能的。这对环保部门的决心、信心以及苦干实干的作风和精神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然而,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却让相关责任人选择了“蜻蜓点水”般的做法,直接动起了监测数据的脑筋。相较于苦干实干,这种“巧干”不费神、不费力、见效快,似乎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殊不知,纸包不住火,假的永远是假的。环境质量不会随数据的美观而好转,群众的感受也不会随数据的美化而变得更舒适。看似数据造假、作风不实,背后则隐藏着对群众切身利益的极大漠视。
环境整改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连着自己的“官帽子”。双眼盯者数据看,捂着“乌纱帽”做官,自然放不开手脚,畏首畏尾。想当官却不想担责,自然就走入了“旁门左道”。
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事为鉴,筑牢苦干实干的严实作风,树立实干实效的工作导向,多想群众利益,多想百姓诉求,少想个人进退,少想溜奸耍滑。
警惕“假环保”背后的“真问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王鸣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部门整改造假,掩盖了环境污染的“真问题”,营造环境改善的“假象”,损害了公众的利益,更损坏了发展的“根基”。环保部门整改造假,就像环保工作的“水源地”被污染,比企业污染造假影响恶劣千倍万倍。
“有利益就有贪婪”。环保部门特别是环保局长带头的“造假”闹剧,归根结底是为了数据好看、政绩漂亮、仕途顺畅。因此,相关人员不惜知法犯法、铤而走险,其背后是扭曲的政绩观在作祟,这是违法门槛低、违法成本低埋下的祸根,也让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现了形。
“打蛇打七寸,治标更要治本”,要根治环保领域表面整改、纸上整改等“花式对策”,识破弄虚假作、欺上瞒下的“伪装伎俩”,重中之重就是要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纠正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认识偏差,严惩相关负责人不作为、不整改、不落实的“东郭行径”。只有加强生态保护与干部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挂钩的力度,实行终身追责,倒逼各级领导干部对生态环境保护敢抓敢管、真抓真管,才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构建起一支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强力量。而唯有高悬处罚的利剑,最大化地运用督察力量,发挥督察效力,让问责惩戒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让生态保护红线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才能真正还给百姓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遏制环保“假整改” 政府当主动作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网友 吴小宝
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要发现一起治理一起,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整改”。不过,多地整改看似“雷声”很大,但在真正的工作落实上“雨点”却很小,有的地方甚至为了回避检查而采取数据造假的方式,妄想蒙混过关。
一些地方没有真整改,甚至为了官员的“乌纱帽”而采取数据造假的做法,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这个戏也演得着实不易。但是环境的问题岂能如此蒙混过关?显然,在此时约谈相关负责人,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面对环保的“假整改”,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反要动真格,要再加大问责力度,对履职不力、敷衍整改的干部“打板子”,敲醒这些干部,不能因为他们的工作失误而导致更严重的环保问题。
环保工作要做好,不能只是依赖中央、巡视组和群众的监督,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地方政府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下大功夫做好环境保护、治理、整改,避免数据造假再次出现,也不要让政府的公信力再遭“污染”。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