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税降价不降?促“救命药”降价中国有优势

2018年07月13日 06:4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我们需要立足于国内需求旺盛、市场规模较大的实际,充分发挥市场的牵引作用,加快药品研发和制度创新,推进抗癌药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切实降低各项成本,更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我国酝酿将以省为单位,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意在通过集中带量采购,优化临床用药结构,在国家对抗癌药降税的基础上,实现抗癌药终端销售价格明显下降。(7月12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改革,切实采取措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比如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加快进口新药的审批流程;推行“两票制”,让药品流通更加公开透明,切实减少药品的流通成本。今年5月1日起,中国对进口抗癌药实行零关税,增值税减按3%征收……可以说,在诸多新政的推动下,我国普通百姓的治病成本正在逐年降低。

  但是,由于存在垄断经营、市场信息不对称、普通百姓议价能力较弱、替代产品选择不多等因素,导致我国虽然对进口抗癌药物实行了零关税,但进口抗癌药物的价格并未随之而显著下降,国家的惠民政策红利尚未充分惠及普通百姓。

  为此,在今年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必须多措并举打通中间环节,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切实获得感。”会议提出解决措施:一是各省(区、市)对医保目录内的抗癌药要开展专项招标采购;二是对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要抓紧推进医保准入谈判;三是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四是加强全国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监测预警,建立短缺药品及原料药停产备案制度,加大储备力度,确保患者用药不断供。

  现在,有关部门召开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对下一步医保目录内抗癌药省级专项采购等事项进行研究,这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层面推动抗癌药价格进一步下降的积极行动。另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7月10日正式发布《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技术指导原则》,对接受药品境外临床试验数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完整性要求、数据提交的技术要求以及接受程度等均给予明确。这对于更多地引进国外抗癌新药、防止抗癌药物垄断经营、实施市场化降价将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通过实施以抗癌药为重点的重大疾病药品专项集中采购来降低进口抗癌药物的价格,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建立健全抗癌药物医保制度,将更多抗癌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范围也是重要举措。与此同时,鼓励国内相关药企开展创新研发,特别是与外国药企共同研制抗癌新药,形成多元化的供给渠道,对于解决我国抗癌药物价格贵的问题尤为重要。这方面,我们具有市场优势。资料显示,按销售额衡量,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也是癌症治疗药物的一个关键增长市场。IMS发布的《2017年全球肿瘤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在肿瘤治疗产品和维持疗法上的费用支出占全球药品销售规模的10.3%,五年年均增长接近9%。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的销售规模保持了年均20%左右的增速,2017年约为1410亿元,预计接下来会有明显的“以价换量”效应,而增速仍将保持在15%至17%之间。

  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国内需求旺盛、市场规模较大的实际,充分发挥市场的牵引作用,加快药品研发和制度创新,推进抗癌药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切实降低各项成本,更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用药需求。(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抗癌药是救命药,经不起虚无的等待

     加快推动抗癌药降税降价

     为何抗癌药税降了,市场价不降?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