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禁止“黄赌毒”,不仅丝毫不会影响自贸区(港)建设,相反,它是个有效的加分项,必将助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走向更加富有活力生机、更加光辉灿烂、值得期许的明天。
在5月13号召开的海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刘赐贵严肃指出,海南建设自贸区(港)要坚决防止不切实际、头脑发热的倾向,要坚决守住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底线,禁止“黄赌毒”,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是什么项目都要。(5月14日央视网)
这条新闻所以引发舆论关注,除了刘赐贵书记的“严肃”和“坚决”,以及对其他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的回应,还在于对禁止“黄赌毒”的强调,“不是什么项目都要”。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态度和措辞,不仅回应了舆论关切,符合社会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疑虑,打破了有人要借机搞“黄赌毒”的幻想,让自贸区(港)建设发展更健康、更干净。
不难发现,自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赋予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以来,海南如何推进自贸区(港)建设便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不仅是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贸易强国的战略部署,有利于提高对外贸易的能级,提高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还将丰富国际规则体系的内涵。同时,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也是平抑经济逆全球化波动,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发展和强劲复苏的需要,更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期待,是大国的责任担当。
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带来的是更高形式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更好发展的自由市场以及更多被激活的产业集群。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加快开展集成化的制度创新,充当开放型经济体的试验田,助力海南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
但与此同时,坊间乃至海外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也随之而来,颇以为既为“自由贸易”,就意味着只要赚钱,就可以什么项目都要。有人猜测,在内地历来被法律严格禁止的“黄赌毒”,也可能随之而“松绑”或者变相“开禁”。甚至有人已备足了资金,等待时机上马“黄赌毒”项目,好“大赚一把”。
殊不知,相比世界上一些国家地区的“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有本质区别,更有严格的是非界限、底线要求。“黄赌毒”虽然不愁“投资”,也能赚取“暴利”,但算大账、长远账,终究是后患无穷、得不偿失。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坚决禁止“黄赌毒”,既是明智之举,意在营造一个干净、纯洁的投资环境,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在这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不可能有任何摇摆和妥协。
笔者坚信,禁止“黄赌毒”,不仅丝毫不会影响自贸区(港)建设,相反,它是个有效的加分项,必将助力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走向更加富有活力生机、更加光辉灿烂、值得期许的明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海南吹响新一轮改革开放号角
推动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