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落户“井喷” 如何让人才安居乐业?

2018年05月11日 09:0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邓浩认为,二线城市大规模引进人才是个系统性工程,让人才留得住,需要解决的问题远远不只是落户。相较于“房荒”等显性问题,一些长期困扰人才流动的深层次矛盾和隐形门槛,更是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只有以“诚”留人,用心营造不拘一格求人才的氛围,才能最终形成人才安居乐业的良性循环,从而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据媒体报道,去年以来,包括武汉、西安、长沙在内的国内多个二线城市纷纷出台“户籍新政”,对以大学生为主的高学历人才等降低落户门槛,并辅之以住房、就业、收入等诸多优惠政策,多地都出现了落户人口“井喷”现象。

  人才是城市的未来和活力之源。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的背后,一方面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收紧落户、房价高企以及产业转移对青年人才的“挤出效应”,另一方面则是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特征。

  “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过去,二线城市的竞争主要比拼的是人力和土地成本;如今,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传统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升级,新经济、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对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不少二线城市的创新创业企业逐渐进入爆发阶段,正是大量需要人才的时候,抢占人才就是抢占未来。

  多个二线城市密集推出的“抢人政策”,反映出这些地方近年来创新创业的活跃和经济的活力,也体现出各地对于以人才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刻认识。但引进人才除了依靠降低落户门槛,更要思考的是如何能让人才安居乐业,从而长期留下来,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西安为例,在户籍新政推动下,今年第一季度,西安自市外迁入户籍24.49万人。与此同时,西安房地产市场持续走热,其中,西安开发区一楼盘开盘就上演千人“抢房”风波。一时之间,“一房难求”“全款付”“捆绑销售”等成为市民议论的热词。研究人员认为,西安目前出现“房荒”,与城市人口增长有着极大关系。

  二线城市大规模引进人才是个系统性工程,让人才留得住,需要解决的问题远远不只是落户。而相较于“房荒”等显性问题,一些长期困扰人才流动的深层次矛盾和隐形门槛,诸如人才管理行政化、“官本位”,人才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等难点问题,更是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应当说,目前的各种优惠政策只是在吸引人才的工作上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还是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形成。而一线城市在法治环境、公共服务、行政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则是众多二线城市需要努力看齐的。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深化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努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建设良好市场环境……二线城市需要补的功课还有很多。只有以“诚”留人,用心营造不拘一格求人才的氛围,让包括制度体系、市场秩序、社会保障在内的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才能最终形成人才安居乐业的良性循环,从而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撒钱能吸引人才,那留住人才靠什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