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需要“陌生但不冷漠”

2017年07月14日 11:08   来源:东方网   杨玉龙

  6月21日下午5时左右,山西临汾大雨倾盆。77岁的史文祥在横穿鼓楼北大街时,突发脑溢血,摔倒路上,情况危急。当时,山西师范大学两位大四应届毕业生冒着暴雨,在滚滚车流中,始终搀扶、守候着老人,直至一位驾车途经此地的热心医生停车问询,才与这位医生一同将老人送往医院急救。(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则暖心新闻。的确,如果不是这两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大学生,不是恰巧碰上了一位医生,恐怕这位老人,在这个大雨倾盆的傍晚,就会因突发脑溢血无助的离世。而这样的局面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尤其是在科技、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的当下,更不应出现一人倒下无人帮扶的现象,尽管这个人与你我无关。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陌生人社会。法学家弗里德曼说过,“现代社会有一个较简单社会中几乎完全没有的特征——依赖陌生人”,包括保护民众的警察,教育孩子的教师,建造房子的开发商等等,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与陌生人打交道,即便是同我们肩并肩的行人,也同样是离我们最近的陌生人。

  同时,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也会因陌生产生不信任,加剧彼此间的隔阂、戒备、怀疑、恐惧。圆滑世故、处心积虑,为己、利己,更似乎成了某些人生存与发展的原则、标准与信条。自然,也就有了见死不救、遇强退缩、推责挣利等等看似不正常又正常的现象。当我们人人都如此为了“自己活”的时候,这个社会无疑是冰冷的。

  同样,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遇到困难与无助的时候,更或许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解决,而一些状况更会令我们的性命堪忧。如果,在这个陌生的社会、陌生的人群中无人伸出援手,帮自己一把,共渡难关。只能会增添我们的孤独、无助、恐惧。甚至一些无法挽回的悲剧,就有可能因为旁人的冷漠而造成。而这,未尝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羞耻。

  “我们可能彼此陌生,但绝不冷漠。”救人的大学生王秋波这句话,道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诚如斯言,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只有相互搀扶,相互为善,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而扶正祛邪、见义勇为应当是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与义务,或许只是一声呐喊,一个电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

  人与人相处不能缺少人情味儿,社会才会充满温情。不过,明白了这些大道理,关键是如何去做。当他人处于危难之中,我们纵然没有超凡脱俗的本领,但也可以行小善助之。关键是做到“知行合一”。如此一来,一人有难众人相助的场面才会越来越多,“陌生但不冷漠”的温暖和谐社会才会实现。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