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现代社会仍要有“吃亏是福”的坚守

2017年07月06日 07:21   来源:燕赵晚报   □毛建国

  7月4日,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在体育馆举行,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毕业典礼上致辞,寄语毕业生“吃亏就是占便宜”,希望同学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坚守原则和底线,保持温和平静与积极乐观的心态。(7月5日《北京青年报》)

  现在的大学校长真的“蛮拼的”,很多校长致辞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北大校长林建华的这一致辞也是如此,因其加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更有说服力,更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强调“吃亏就是占便宜”,北大校长似有所指。

  钱理群先生曾经讲过,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致利己主义者”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肯吃一点亏。如果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这就是一个失败的教育;如果我们的社会大量充斥着“精致利己主义者”,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社会。清初散文家魏禧曾经说过,“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强调“吃亏就是占便宜”,正是希望学生不要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

  其实,即便从狭义的成功观出发,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也很难真正人生出彩。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太多人,他们真的太精明了,什么亏也不肯吃,什么好处都要占。有时甚至为了不吃亏,把道德伦理弃之一边,视底线原则如敝履。可在很多时候,他们往往因为过于精明,导致人生并无太大发展,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反观有一些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很多时候看似吃了一点眼前亏,但在事实上,他们反而获得了真正的成功。天道酬勤,或许会有一时阴云,但阳光毕竟遮不住,最终还是“大胜靠德”。

  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吃亏都是“占便宜”,有时一些吃亏不仅于自己没有益处,于社会进步也没有好处。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碰到一些潜规则,有些亏就不能吃。比如在市场上,遇到合法权益受损了,那就应该据理力争,而不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做一个沉默的“鸵鸟”。比如在社会中,明明看到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明明受到潜规则伤害,依然像“墙头草”一样随风摆动、逆来顺受,这样的吃亏就没有什么意义。

  “吃亏是福”需要现代化解读。有人说过,一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最可怕的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沉默。强调“吃亏就是占便宜”,是要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对待眼前得失有宽容平和的心,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该吃的亏要吃、该让的步要让,不能像“精致利己主义者”一样锱铢必较。但是,“吃亏是福”不是无底线的妥协让步,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年轻人当有淋漓之正气,哪怕不是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也是当争则争。

  现代社会仍要有“吃亏是福”的坚守。这并非庸俗老好人观,而是走向人格丰满、真正成功的应有之义。只是需要思考,什么样的吃亏才是“占便宜”,一些涉及原则和底线的亏不能乱吃。而在社会公平机制建设上,更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吃亏是福,并非无原则的妥协    2017年07月05日
  • ·“发呆5分钟”,出离而见从容    2016年10月20日
  • ·建设现代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2015年12月30日
  • ·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2014年04月0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