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快速普及,传统“熟人社会”已被打破,原来私人生活中的一些事项进入公共场域,公共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良好的公共生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构件和重要特征,现代公共生活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公共品质。新形势下,适应社会急剧转型的需要,必须将涵养人的公共品质作为建设现代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
公共品质体现为对公共精神的追求、对公共道德的遵从、对现代人格的完善。现代人的公共品质是与现代社会生活互动共生的人的品性特质,同时也只有公共品质才能从“类存在物”的角度定义人的价值,使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符合社会价值目标。它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价值指向:一是对公共精神的追求。公共精神是一种超越一己之利、致力于改善公共生活和建立公共秩序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态度。公共精神决定公共品质的气质特征。有了公共精神,才能激发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意识与行动自觉。日常生活中的公益行动、集体合作、公共关怀等都闪耀着公共精神的光辉。二是对公共道德的遵从。公共道德是调节公共生活、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如果说私德主要解决的是人们独善其身问题,公共道德则主要确立公共生活的准则与义务,从而奠定公共品质的德行基础。社会生活中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都是公共道德的具体表现。在现代社会,伴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公共道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三是对现代人格的完善。现代人格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状态,是现代人在态度、认知、情感等方面表现出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勇于开拓创新、独立的个性品质、坚定的自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自尊和尊重他人等都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征。现代人格构成公共品质的心理与行为条件。只有具备现代人格的人,才能将公共品质由内而外地融为一体,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
公共品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三个“不完全适应”。一个人只有具备公共品质,才能成为现代社会好公民;只有众人都具备公共品质,才能孕育良好的现代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人们的公共品质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依然存在三个明显的“不完全适应”:一是公共品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适应。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公共生活空间,为公共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也使人们的公共品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观念文化变迁慢于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变迁的“文化堕距”现象相对突出,“硬件很好,软件不行”的文化病灶比较明显。二是公共品质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开放性、异质性、互动性大大提高。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公共生活的内容与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虚拟社会在现代公共场域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各种问题更加凸显。这些都对人的公共品质提出了新要求。三是公共品质与人的现代化要求不完全适应。比如,公共精神缺失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缺乏“公共精神”。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主义的兴起,特别是当“为自己而活”成为一些人的生存策略乃至道德理想的时候,公共精神的成长通道更为狭窄。再如,公共道德缺位影响社会关系现代化。公共道德缺位极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进而影响社会良性运行。还如,现代人格缺陷影响人的行为方式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个体人格的特殊性得到承认和尊重,但因循守旧、相信命运等“传统人”的人格特征在一些人身上依然表现得十分明显。这些人格特征驱使人的行为方式偏离现代化方向。
在优化公共空间、引领价值传播、推进制度创新中涵养公共品质。涵养人的公共品质,需要在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交互作用中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一是在优化公共空间中涵养公共品质。公共空间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优化公共空间更应关注进入公共空间的人及其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公共空间中的讨论、协商,有利于公共精神和公共道德的演化形成。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是人们关联互动的重要场合与纽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优化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应积极为人们平等参与各类公共事务创造平台、条件和机会,尤其应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公民参与,不断增强他们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归属感、认同感。在网络时代,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于涵养公共品质越来越重要。二是在引领价值传播中涵养公共品质。公共品质涵养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应把公共品质涵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公共道德、公民美德、公民品格教育,涵养人的“公共心”,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善于通过“生活逻辑”的实践转化、发挥标杆群体先导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出场”以及实施立体化传播等方式,实现公共品质涵养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三是在推进制度创新中涵养公共品质。制度在公共品质涵养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作用。应完善有助于涵养公共品质的法律制度,发挥其公共道德引导与社会行为约束作用,更好促进社会关系现代化。对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败德行为,应善于从制度层面从严治理,让思想教育的软约束与制度规范的硬杠杠同时发力、同向发力、刚柔并济,以双轮驱动为涵养公共品质提供持久动力。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