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5分钟”,出离而见从容

2016年10月20日 11:07   来源:光明网   然玉

  日前,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联合发起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国家卫计委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即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按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10月19日《北京晨报》)

  白领群体讲“放空”,小资一族信“疏离”,而国家卫计委的倡议则来得更为直接:“每天发呆5分钟”。措辞虽有差异,本质终究无二。各方在此事上所达成的惊人一致,着实殊为难得。时至今日,都市生活以及高压职场的负效应,正引发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事实上很久以来,现代社会对于“个体”的挤压与扭曲,便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比如说亚健康问题,普遍的焦虑感等等,就一再被人所谈及和深思。

  由公共部门出面,建议民众“每天发呆5分钟”,这看似有点黑色幽默的场景,背后所折射出的,乃是让人触目惊心的现实。也即,现代人在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发呆”的意识和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高度精细的社会化分工、高度功利化的职场驱动,让置身其中者始终处于一种“忙不完”、“歇不了”的状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资讯爆炸以及工具性社交的强化,又使得所有人时时刻刻都被裹挟在信息处理、人际维护的惯性之中。既然如此,怎有可能发呆?

  当生活与工作的界限被打破,当所有琐碎的时间都被填满,当人们被海量的信息所吸引所折磨,被复杂的世情所牵扯所羁绊,到最后终将难免心力交瘁。现代社会提供了所有的光怪陆离,也预设了一种宿命般的悲剧结局。于是,我们失眠、易怒,动辄暴饮暴食,而总是记忆力涣散……被那套精密运转、无休无止的社会机器“拖行”得久了,人的脆弱性也就越是暴露无遗。而一时一刻的“发呆”,正是提醒公众要跳出定势之中,从而重新发现自我。

  “每天发呆5分钟”,其实所倡导的是一种收放有度、切换从容的生活方式。发呆,既是一种有益的心理暗示,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呆的时间便是找回自己的时间,是一段不必达成特定目标、不必回应外界关切、不必维系自我表演的时间。一刻恍惚,一时出神,承载了世人对闲逸生活的最后怀想。当然了,发呆与否,如何发呆,终究还是个人化的事情,其既无法被动员更无法被组织。公共部门的倡议尽管出于善意,但能否真正点醒世人,则是另一回事了。(然玉)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