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在激活市场

2016年12月27日 08: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在激活市场。激活市场需要破除人为设置的壁垒,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鼓励引导市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要加强激励、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提高盈利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潜在增长率。这些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全面而深刻的表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之后,曾经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尝试以“供给学派”的理论进行解读。然而,中国经济当前的情形比美国供给学派兴起的背景更加复杂,供给学派的理论无法承担起指导中国经济的重任。

  美国供给学派兴起之时,美国经济正深陷“滞胀”局面,一直被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奉为圭臬的“凯恩斯主义”陷入失效“窘境”,美国为了摆脱“滞胀”只有寻找新的理论。以“供给会创造出需求,需求会主动适应供给”为核心的供给理论由此应运而生。

  当下,在周期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之下,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但是中国经济的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仍然保持住了6.5%以上的增长。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均为6.7%,CPI也在3%以下。中国经济既不存在“滞”,更谈不上“胀”,面临的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远非试图解决“滞胀”问题的供给学派能够解释和解决的。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根本来源是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体量巨大的中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之下,产生了巨大的“惯性”,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逐渐累积,导致了今天的经济下行。结构性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供需结构性失衡,供给结构无法适应需求结构,而非需求结构无法适应供给结构,供给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在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不关注“需求”,而是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从而供需实现结构性的动态平衡。发力点虽然在供给侧,但落脚点却是需求侧,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在供给质量,提高供给质量表现为提高产品质量,但提高产品质量不等于产品高端。现在一些行业借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其产品的高端化,目的是以“高端化”为由头实现“高价化”。

  收入层次有不同,市场需求也是分层的。提升供给质量的丰富内涵,具体到产品层面就是产品质量合格、生态环保无公害、市场定位精准、适销对路。如果都生产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高端产品”,中低收入者的需求如何满足?供需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又如何纠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在激活市场。激活市场需要破除人为设置的壁垒,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鼓励引导市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正是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学派都关注供给,更要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不被供给学派误导。只有这样,才能瞄准落脚点、找准发力点、抓住关键点,推动供需相适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
强化市场约束推进供给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须严守三条底线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