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市场约束推进供给侧改革

2016年12月27日 07: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陈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平衡。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通过市场约束引导资源配置,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增强产品竞争力,是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适应性的根本途径。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大难题。从表象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似乎也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实质上,是供给侧质量不高,导致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进而产生需求受到压抑和外溢的情况。

  供给侧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要,导致海外购物成为消费时尚。供给侧质量不高,也表现为僵尸企业“僵而不死”,长期创造无效供给,消耗宝贵资源,导致经济金融运行风险聚集。这些情况表明,供给侧质量不高,已经影响到经济转型升级,阻碍了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的凝聚。

  而供给侧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不清晰的市场信号,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部分企业不积极主动转型而坐等政府救助,还有部分企业面对盈利空间收窄,不积极推进产品创新而只希望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努力;海量低廉商品大量充斥市场,对国内精品制造产生较大冲击;资产价格泡沫的非理性膨胀,导致社会投资投机风气盛行,不利于干事创业氛围的培育和形成。

  可见,通过市场约束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就是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减少无效供给,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自发实现市场出清,让没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破产,人员分流。缩小低质量供给的生存空间,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电商市场和线下市场存在的伪造、仿冒、以次充好等行为。扩大有效供给,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积极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引导企业形成独有的比较优势,加强品牌建设,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来培育真正“百年老店”。

  值得警惕的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行政手段、政府主导或有意或无意地被强化。或许,行政手段用起来方便、顺手、见效快。但缺乏市场约束的推进没有根基,一阵风过后就会反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项战略,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供给侧改革的顶层设计固然重要,但基层创新和探索也不可或缺。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创新进取,积极营造精品制造的社会氛围,大力抑制社会投资投机倾向,全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才能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