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升级“重工业化” 把握东北振兴新方位

2016年12月16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盘和林认为,东北经济增长的“底盘”非常厚实,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完善、拥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等,这些都是经济增长的必备基础。只要东北三省瞄准制度环境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新的作为不断升级“重工业化”这一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东北经济必然“浴火重生”,并由此再次承担起中央“振兴实业”新的历史使命。

  这几年,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严峻挑战很多,再加上一些不实传言,更让全国人民的心紧揪起来,为东北经济捏一把汗。但是,东北三省并非经济“不毛之地”,要说东北经济从底部“爬上来”很难,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学基本逻辑。

  东北振兴的新方位在哪里?笔者认为,东北经济增长的“底盘”非常厚实,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完善、拥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等,这些都是经济增长的必备基础。只要东北三省瞄准制度环境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新的作为不断升级“重工业化”这一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东北经济必然“浴火重生”,并由此再次承担起中央“振兴实业”新的历史使命。

  工业化(以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为代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即便是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也依然将“再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战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经济史更像是一部工业化演进的历史。无论是建国后前三十年(这一时期东北成为重工业基地)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工业化进程。目前,官方主流的表述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或中后期,尚未完全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因此,东北的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至今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无可替代的地位。

  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来看,基于效率、环保等技术创新的重工业化转型升级仍是新方位之一,例如深加工工业、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技术、重装设备产业等,这些都是我国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更是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所具有的优势,短时间内其他很多省份是无法与之比拟的。

  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史来看,制造业内部的演进规律有:重工业化过程(工业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转换)、深加工化过程(工业结构中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技术集约化过程(高新技术化趋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工业化过程贯穿工业化始终。发达国家即便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其制造业内部的重工业化过程仍然在继续。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增长仍然快于轻工业。重工业不是经济增长的“包袱”,而是重要引擎。如果东北三省能够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活重工业基地的内在发展动力,东北经济“爬上来”并非难事。

  区域经济学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赖于三大环境:制度环境、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环境。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制度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用日常最通俗的语言形容,社会生产的最基本三个要素就是人、财、物,而这三者需要制度来优化配置。

  东北经济下行的“病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体制性、机制性矛盾集中爆发。换言之,只要优化制度环境,必然能够依靠自然资源和重工业基地等优势,吸引人、财、物的聚集,使经济得以迅速恢复、迅猛崛起。“日本模式”就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经济制度的实施,战后在一片废墟上发展成为现代化强国。我国改革开放也是在当时“吃不饱饭”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要经济、社会制度的改革,从而获得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抛开干涩的经济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苦难”对经济增长未尝不是一种更为宝贵的稀缺资源。翻开世界经济史,不难发现这一事实。远的不说,在中国,就是小岗村那18户“吃不饱饭”的农民,1978年立下生死状,从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而在东北这片热土上,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一场“闯关东”的移民壮举,几千万人迫于生计迁徙到东北地区创业谋生,他们在自强拼搏中拓展了生存和发展空间。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东北三省有着历史的荣光。毫无疑问,只要东北三省勇于变革,以制度创新激活东北振兴的新动能,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必然会再造新的辉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盘和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东北振兴,精气神要鼓起来

     东北振兴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