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家谈]李克强以"四个坚持"概括中国-东盟关系的深意

2016年09月10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李克强总理归纳的“四个坚持”,包含“信、义、利、和”,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在处理与东盟关系时的理念和原则,也对我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进行了一次具象的诠释,这对于今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图片说明:李克强总理7日同东盟10国领导人在老挝万象共同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仪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日在老挝万象出席第19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并发表讲话。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树立了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共谋发展的典范。回首双方关系2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几点重要启示:坚持以“信”为本,才能筑牢双方关系发展的根基;坚持以“义”为重,才能厚植双方关系发展的土壤;坚持以“利”为绳,才能拉紧双方关系发展的纽带;坚持以“和”为贵,才能维护双方关系发展的大局。(9月8日中国政府网)

  李克强总理归纳的“四个坚持”,包含“信、义、利、和”,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在处理与东盟关系时的理念和原则,也对我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进行了一次具象的诠释,这对于今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坚持以“信”为本。我们知道,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出现了磕磕碰碰。围绕南海问题,一些域外国家鼓动东盟个别国家与中国对抗,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国与东盟的整体关系,特别是东盟内部个别国家想借东盟来向中方施压,让东盟为其利益“背书”,因而影响了中国与东盟的良好发展态势。好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都认识到决不能让南海问题干扰双方的合作发展,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整体努力下,化危为机,建立了一定的互信基础。正是基于此,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出了坚持以“信”为本,筑牢双方关系发展的根基。只要东盟各国都认识到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大意义,建立互信基础,特别是关注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增强大局意识,避免南海争端影响到双边关系,中国与东盟的整体合作之路就会越走越宽敞。

  其次,坚持以“义”为重。在中国文化中,义就是讲义气、要担当,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不能得了好处不认账,或者受制于外来因素而朝三暮四。对于中国与东盟关系,必须坚持以“义”为重,就是要承认双方从合作交流中得到了实惠,而且这种实惠是建立在稳定关系基础上的。东盟内部任何国家都不能 “以小欺大”,或者傍上“域外国家”,一方面通过与中国开展贸易取得好处,另一方面又在暗中使坏,破坏中国与东盟的良好关系。这是“义”的内涵所在,也是好邻居、好伙伴得以长期友好相处的可贵精神品质,用“义”来说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非常贴切。

  再次,坚持以“利”为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与东盟在合作发展中实现互惠互利,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符合贸易规则的。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贸易就是一个拉力绳,紧紧将双方连接在一起,通过共同用力向前推进。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经济贸易圈、以美国为核心的美洲经济贸易圈、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经济贸易圈三足鼎立的外贸发展新格局。目前,中国在这三个国家中经济增速最快,也将引领亚洲经济贸易圈快速发展,惠及域内所有国家,这就是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东亚国家高度重视同中国发展双边关系的原因所在。因此,东盟国家要认识到同中国发展贸易的长远意义,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一体化建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最后,坚持以“和”为贵。这一点,李克强总理在谈到南海问题时体现得非常清晰,概括得非常精辟,即和平稳定的环境是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南海安宁,地区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南海搞乱了,地区国家势将深受其害。中国和东盟国家都要从中东乱局中汲取教训,决不能让南海问题成为威胁中国与东盟和平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决不能让域外国家将南海周边和平发展的局势搅乱,破坏中国与东盟的良好发展态势。(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李克强访老为深化中国-东盟关系打开新天地

     李克强总理老挝行 双轮驱动东亚合作

     继往开来,筑牢“亲诚惠容”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