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振峰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未来五年,中国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从变革中寻找新动力,焕发新的活力。在这过程中,与中国经济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亚洲经济体乃至于世界,将迎来新的共享共赢机遇。
资料图片
3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拉开帷幕,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亚洲。
博鳌亚洲论坛至今已走过15年历程,“新未来”连续第三年成为年会的主题。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亚洲和新兴经济体发展普遍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亚洲经济转型发展的应对之策在哪里,发展活力及趋势又将如何,这些问题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过去多年,中国经济是拉动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关注“亚洲新未来”,当然也需要聚焦中国新未来。今年中国“两会”上,通过实施“十三五”规划新宏图,吹响了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集结号。“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未来五年,中国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从变革中寻找新动力,焕发新的活力。在这过程中,与中国经济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亚洲经济体乃至于世界,将迎来新的共享共赢机遇。
“十三五”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引,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创新驱动、完成新旧发展动力转换,就必须完善顶层设计,从深化改革中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府服务意识与管理能力。强化创新驱动,还要努力对提高经济供给质量(比如创新平台、人才政策、技术变革、以及金融环境等)的支撑,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创新不光代表着科技进步,更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创新可成为“亚洲新未来”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信心不足,脆弱性及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尤其是亚洲经济体中的不少国家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中国的创新驱动和开放型经济将给亚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亚洲区域一体化是发展趋势,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及区域各国共同参与的亚投行,将密切中国与亚洲的经贸合作关系。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及产业链的的投资与合作,亚洲和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技术、管理、营销、研发等创新方面,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分工调整和优化升级,双方都有许多可共享的发展机遇。
亚洲各国经济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产业互补性很强,合作领域相当广泛。面对全球新格局,亚洲要开创新未来,展现成长新活力,必须抢占全球创新产业和科技前沿的制高点,共同携手培育和拓展区域内外市场,共同提升亚洲在全球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我们期待,博鳌亚洲论坛将为推动“亚洲新未来”的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寻找合作新方案。(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博鳌亚洲论坛开幕 激发发展变革新活力
博鳌亚洲论坛凝聚新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