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大家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启绿色发展新局

2015年12月22日 06: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振峰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资源环境等重要领域薄弱短板比以往更加凸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未来,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的诉求,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持续创新环保治理。

资料图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会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12月21日新华网)

  明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阶段。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工作的布局中,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得到高度重视,并将有一系列的务实举措加以推进。

  巴黎气候大会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全球195个国家达成历史性减排协议。中国对气候大会的贡献,既是中国对国际责任和义务的真心承诺,也是中国在“十三五”时期坚持绿色和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是一场深刻变革,保护好环境,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态环境更美好,这是未来中国的重大课题。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资源环境等重要领域薄弱短板比以往更加凸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未来,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的诉求,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持续创新环保治理。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加大对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来自大气、水、土壤的三大污染顽疾。各地方、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环保职责,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产能治理和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严控“高耗能、高污染”新增产能。同时,我们不但要从法制层面解决污染环境违法成本过低、惩罚力度不足的问题,还要严厉打击环保领域的腐败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等治水工作,被作为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前不久,国务院下发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建设有可能成为优化城市化发展和环境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既重“面子”,也要重“里子”,这是基本的原则。

  平心而论,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中一个很难避免的现象,但仍有应对的措施。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产业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互联网+”发展优势,促进业态创新和新产业、新模式发展,而且还要加快转变能源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更要依靠环境技术进步与加快环境产品开发,加强资源环境领域法制建设,来强化我国的环境治理。(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环保体制改革考验基层创新

     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环境质量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