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劳动力平均工资”无实际意义(图)

2015年12月08日 13:22   来源:东方网   王捷

  12月6日,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年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有收入的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为30197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9.1%。(12月7日《法制晚报》)

  劳动力平均工资是一个很笼统的数据,只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时,供每个劳动者对照是否“拖后退”,舍此之外,没有别的实际意义。同时,调查家庭平均总收入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充其量反映社会财富总量平均后的结果,以及方便家庭对照总收入差距,除此之外,也无其他作用。

  事实上,民众对“平均”算法早有反驳,可是不论是统计局官方统计,还是专业机构调查,都把目光盯住“平均”二字,调查统计“平均工资”“平均劳动力工资”“平均收入”等,没有针对社会现实和民众的企盼去调查、统计,没有把真实的社会问题反映出来,不能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这样的调查统计有什么意义?

  那么有人会问,到底调查统计什么呢?一是分群体分阶层调查。比如,分高管、白领、普通员工,或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雇工,或分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医生、国企员工、民企员工等,把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反映出来,让公众和决策看到问题所在,为收入调查分配提供参考。

  二是行业调查统计。比如,分金融、制造、食品、涉农等,或分建筑建材、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信息产业、轻工食品、休闲旅游等,或分保险业、采矿、能源、餐饮、宾馆、电讯业、房地产、服务、服装业等,总之,通过深入分类调查统计,把问题的本质反映出来,为调节收入分配找到发力点,为促进收入分配合理提供帮助,才有的放矢,也才有意义,否则,公布调查出来的结论除了自我欣赏,就只能挨“板砖”了,不如安静的呆着。

  当然,专业机构还有更多更科学的分类调查统计视野和思路,只是它们没有真正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总是拾人牙慧,步人后尘,做些并没有多大意义的收入调查,岂不有失专业机构的水平?又对民众反对只调查“平均”数据的呼声充耳不闻?这样的专业机构该认真反思了,不能太高高在上,参与社会工作也不能只是走走秀,露一露脸,刷一刷存在感。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