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出访专家谈]郭夏:破解全球气候治理"公地悲剧"

2015年11月30日 10: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郭夏认为,在未来十五年全球气候控制的博弈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将以身作则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并以全球绿色增长典范的影响力促进人类共同体的环境改善。

资料图片

  国家主席习近平29日抵达法国首都巴黎,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奥朗德和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主席法比尤斯邀请,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

  历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各国政治家都在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纠结中对全球气候治理各抒己见。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各个国家难以协调一致,全球气候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学“公地悲剧”的试验品。

  人类发展演变至今,全球碳能源使用已经严重超过地球气候所能承载的能力。如果世界各国不能有效抑制薪柴、煤炭和石油等碳能源的过度使用,人类有可能陷入由于过度碳排放造成的恶劣气候灾难之中。为了有效控制碳排放,同时满足各国发展经济所需的能源增长需求,大力发展核能和其他清洁能源,将成为人类能源结构增量调整的必由之路。

  中法联手发展核能,将为本次巴黎世界气候大会送上一个富有实际意义的国际高新能源合作成果。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巴黎全球气候大会期间,法国和中国将签署价值约200亿欧元(220亿美元)的关于核废料循环利用的工业合作协议,中核集团还将参股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公司。中国正在通过加速核能开发,为促进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全球气候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美国为了维护美元在全球财经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经通过石油交易的美元结算体系建立了一套美元本位的碳货币体系。全球气候治理对碳能源交易的抑制和碳货币体系的冷落,对于美元的全球财经主导地位形成一定威胁。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征收碳税和促进低碳金融交易在内的低碳财经体系。中国将在2017年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和其他低碳财经措施,用经济手段控制碳排放增长。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碳减排领域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了共识,力求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打破各国碳减排各行其是的全球“气候僵局”。近两年来,中国还和欧盟、法国、英国、南非、印度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布了多份《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一系列共识的达成,体现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将有助于达成最终的减排协议。今年9月,中国在《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增强其使用绿色气候基金的能力。这一贡献得到国际社会一致好评,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负责任大国风范。

  2005年到2014年十年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9.9%,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3.8%。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峰值将在2030年出现拐点。在未来十五年全球气候控制的博弈中,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将以身作则加快节能减排步伐,并以全球绿色增长典范的影响力促进人类共同体的环境改善。

  作者简介:郭夏,《解码经济》作者,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经济网特邀财经评论员、评论理论频道专栏作者。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的责任与机遇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