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中国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国企改革

2015年09月11日 07: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巴曙松:

  如果仅仅从市值、规模等来看,中国的金融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经济金融体系转型的推进,只有促使金融企业内部管理更专业化和精细化,中国的金融企业才可能从主要依赖规模产生的优势转向精细和专业管理基础上的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改革和完善财务管理,建立现代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中国金融企业在剧烈变革和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连平: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民营金融将取得全面快速的发展,民营金融的合规性将得到提高,市场融资能力也将得到加强。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非正规民营金融受到更多监管或获得积极政策扶持,业态格局得到优化,落后金融形式和机构被部分淘汰或转为正规金融形态;另一方面,民间资本获得更公平的机会参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主要金融行业,民间资本在利率市场上的参与度将增加,且获得更多定价权。

  郭施亮:

  市场长期投资意识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从本质上提升市场长期投资的意识,不仅要从红利税减免等方面下功夫,还得进一步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引入,并以此提升机构投资者在A股市场中的整体占比,为市场带来更多的长期投资意识。更为关键的是,管理层必须要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并严格规范好市场的运行秩序,同时大幅提升市场的违规成本,让部分恶意投机者受到严厉惩罚。

  叶檀:

  中国改革能否成功,股市能否夯实基础,取决于国企改革。淡马锡模式如何落地,直接上市并不是改革路径,大型国企早就上市,资产占据上市公司大半壁江山,但这是未得真传的照猫画虎式的改革,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甚至文化,都是官衙式的。国企改革,最终大多数还是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的方式进行,我们希望看到,此次国企包装后新上市与以往上市有本质不同,即法治与微观灵活地结合,改革信心直接决定了市场的情绪。

  皮海洲:

  在股票熔断之后,还需要有对应的措施来配套。尤其是在股市暴跌的过程中,需要有对应的救市措施来配套。比如当股市连续两天触及熔断时,应放缓IPO发行,一周内有三天触及熔断时,应暂停IPO,同时救市基金也应进场维稳。如此一来,熔断机制就成了股市的报警器。而在报警之后,市场就会自动开启救市之门,这实际上也减少了管理层人为的行政干预。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