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日,互联网医疗何去何从引起热议,起因是在日前国家卫计委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目前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还不允许开展。“除了医疗机构提供的远程医疗外,其他涉及医学诊治的工作不允许在互联网上开展。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宋树立说。(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顾虑】互联网医疗隐患重重
卫计委对互联网诊治采取谨慎的态度,是基于严峻的现实考量。其一,在医患冲突日益激化的当下,对现实中的医生,尚且将信将疑,互联网上“看不见和尚”的诊治就值得信赖?显然,随意放开只能矛盾更多,更不好管理。其二,远程医疗还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医保报销政策还未完善,在政策层面不具备开闸的条件。其三,医生看病讲究“望闻听切”,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并不能将之全部网络化。加之,能提供互联网诊的医院,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冒然放开互联网诊治必然会引起混乱。【详细】
【决策】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为重
由于互联网医疗从业者的资质存疑,诊疗过程缺少相关的安全监督和规则约束,其医疗质量往往难以保障,同时还存在较大的医疗安全隐患。因此,在当前互联网医疗普及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国家卫计委禁止开展互联网医疗,正是为了充分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是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负责,应当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详细】
【解读】是规范而不是禁止
宋树立所讲的“不允许”,指向的是“互联网医疗诊治”,并非整个互联网医疗。去年,国家卫计委曾经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其健康发展”。也正是由此出发,有观点认为,不允许开展互联网医疗诊治,是对远程医疗的规范,而非全面禁止。创新是时代的特征,服务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既然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与其禁止、规范,还不如走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详细】
【反思】为何黑诊所们率先抢占了互联网医疗阵地?
面对当下的“互联网医疗”乱象,尤其是黑医院、黑诊所在网络营销上的先声夺人,很难通过简单的治理和打击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相反,何以“网络医生”这一医疗服务领域的“互联网+”,竟然被黑诊所们占了先机,抢了患者,倒是更需反思。可以设想,除了“互联网医疗”缺乏必要的监管与认证,网络医疗信息本身的良莠不齐之外,正规医疗机构与医生在“触网”的滞后,又何尝不是等于将网络这一便捷的医患沟通与对接渠道拱手相让呢?【详细】
【展望】互联网医疗之梦终将照进现实
在以人为本、生命为大的今天,禁止网络医疗诊治是对患者负责。在条件成熟、法制健全、监管真正成为“马前卒”、执行力不断增强后,开展互联网医疗诊治应该还是可以的。毕竟,利用网络为人民服务这是大势所趋。【详细】
现实“骨感”,并非否认丰满理想。“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也是个划时代、更广的、深层次的发展时势。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今天不允许开展,是因为条件还不具备,在技术、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还有待创新和提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也有待摸索和制缮。正如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态的那样,“互联网上其他一些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可以做健康方面的咨询,但是不能开展诊治工作。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的情况在不断出现,我们也要不断完善政策,对这些行为加以规范。”【详细】
微言大义:
@堆代码的爱因斯坦:我早就说了,远程医疗对于国内目前很不现实!!!!!!!!!
@我们可以慢下来吗:为什么不能把成功医治的病例(现象、诊断,治疗方法)公开?让大众参考。看病过程那个黑啊!
@持肺者:学医的路过,赞同。
@没下限和不河蟹:别说体格检查了,网上连现病史都问不清,真好奇是怎么看的病。
@西施雷:网络诊疗,你放心吗?咨询还是可以的。
@水风轻冷:没错啊,看看现在几个大的看病网站,跟百度知道一个德行,你敢信?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不少人说,看病还是要见病人才行,无论是古法的望闻问切还是西医的各项仪器检查,总是要病人医生面对面才靠谱。
“互联网医疗”在目前医疗体系还不够完善、医术也不足够发达的中国尚不适用,盲目地在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引进,也许只会让这个市场更加混乱,不当的互联网医疗更可能会让病人对于医生和医疗市场的怨念越积越深。
我们的医疗体系和医患关系亟待改善之处还很多,还是先把线下医疗做好再说吧,总得先会走才能跑不是?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