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老年人畅享“诗和远方”

2025-01-21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促进银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我国老年人晚年休闲生活品质,使其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造旅游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期待能持续挖掘银发群体旅游需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拥抱银发旅游新蓝海,让更多老年人畅享“诗和远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务品质”,释放了加快推动银发旅游市场发展壮大的信号。

  2024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023万人,占15.6%。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当下,银发消费群体不断壮大,银发旅游也蕴含巨大潜力,成为市场新蓝海。

  银发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逐渐增强,促进了银发旅游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同步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很多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晚年生活,渴望通过旅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身体、结交朋友,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享受。

  银发旅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挑战。相比年轻人选择的快节奏和强刺激的旅游,更多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慢节奏、深体验的旅游,格外注重旅行的舒适与安全。部分旅游企业对银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把握不够精准,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滞后。比如,一些老年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部分景区在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一些旅游项目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老年游客的体验。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去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到,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强监管。去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

  针对银发消费群体的各类个性化需求,旅游企业不妨积极调整产品设计和服务思路,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选择。比如,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康养类旅游项目,或与养老机构探索旅居养老新模式,还可以开发更多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通过增添养生、休闲、文化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吸引力,打造多元化银发旅游产业生态,为银发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与此同时,各地可以进一步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规范老年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推动服务建设升级。在各重点景区、酒店、交通工具等环节,增加无障碍设施,确保老年人便利安全出游。

  银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可期。促进银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我国老年人晚年休闲生活品质,使其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造旅游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期待能持续挖掘银发群体旅游需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拥抱银发旅游新蓝海,让更多老年人畅享“诗和远方”。(作者: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何琨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托起晚年幸福时光

     拥抱银发经济新蓝海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更多老年人畅享“诗和远方”

2025年01月21日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促进银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我国老年人晚年休闲生活品质,使其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造旅游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期待能持续挖掘银发群体旅游需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拥抱银发旅游新蓝海,让更多老年人畅享“诗和远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提升老年人文旅服务品质”,释放了加快推动银发旅游市场发展壮大的信号。

  2024年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023万人,占15.6%。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当下,银发消费群体不断壮大,银发旅游也蕴含巨大潜力,成为市场新蓝海。

  银发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逐渐增强,促进了银发旅游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能力也同步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很多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单调的晚年生活,渴望通过旅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身体、结交朋友,追求更高品质的精神享受。

  银发旅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挑战。相比年轻人选择的快节奏和强刺激的旅游,更多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慢节奏、深体验的旅游,格外注重旅行的舒适与安全。部分旅游企业对银发旅游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把握不够精准,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滞后。比如,一些老年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部分景区在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等方面还有欠缺;还有一些旅游项目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老年游客的体验。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去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到,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并加强监管。去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丰富旅游线路和服务供给。

  针对银发消费群体的各类个性化需求,旅游企业不妨积极调整产品设计和服务思路,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选择。比如,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康养类旅游项目,或与养老机构探索旅居养老新模式,还可以开发更多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通过增添养生、休闲、文化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吸引力,打造多元化银发旅游产业生态,为银发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与此同时,各地可以进一步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规范老年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推动服务建设升级。在各重点景区、酒店、交通工具等环节,增加无障碍设施,确保老年人便利安全出游。

  银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可期。促进银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提高我国老年人晚年休闲生活品质,使其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造旅游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期待能持续挖掘银发群体旅游需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拥抱银发旅游新蓝海,让更多老年人畅享“诗和远方”。(作者: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何琨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托起晚年幸福时光

     拥抱银发经济新蓝海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