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开始,包括中国羽毛球队官博,运动员王昶、梁伟铿、何济霆、任翔宇、朱一珺,教练陈其遒、罗毅刚等陆续解散粉丝群。综合媒体报道,网络流传截图显示,在粉丝群解散前,羽毛球运动员何济霆给粉丝留言:“希望大家有分寸,坚决抵制饭圈文化,抵制私生,我们的闪光点亮点始终属于场上,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分寸感、边界感,一起加油,向着目标努力!”(1月15日 光明网)
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呐喊、欢呼,无疑是体育赛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近年来,体育领域的部分粉丝群体逐渐偏离了健康的轨道,不仅对运动员的训练生活造成了安全隐患,也使体育竞技精神遭到了践踏。狂热的粉丝打着“爱”的旗号,在机场酒店对运动员展开跟拍和围堵,在网络上引发“骂战”,甚至对其他运动员喝倒彩……赛场内外的越界行为令人困扰,也容易干扰赛事的正常进行。因此,治理饭圈乱象,净化体育环境的任务已刻不容缓。
真正的喜爱,不是一味地追捧甚至跟踪,而是一种理智与克制。训练场馆内外,甚至运动员的私生活中都会聚集一些狂热的粉丝群体,他们怼脸拍照、故意和运动员制造身体接触、在社交平台上随意发文……这些狂热举动不仅给运动员造成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干扰了在其场合的其他人群正常休息。追随自己喜爱的运动员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部分粉丝的越界行为,也会让所谓的“爱”变成利刃,给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从1月11日开始,包括羽毛球多位选手陆续解散了粉丝群。其目的在于引导粉丝摆脱体育饭圈乱象,在追逐自己喜爱的运动员时,要有节、有度,不可逾越界限。1月14日,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的球迷,也自主解散了微博粉丝群,这何尝不是一种引领与号召。体育赛事,专注赛场,观众席上的一阵阵欢呼和呐喊,才是对运动员最好的敬仰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