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 王婉君/摄
近日,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公布。“三驾马车”稳步奔跑,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其中,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在投资“大盘子”中,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7%,比上年加快9.1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设备工器具购置数据是观察我国设备更新进展的重要指标。去年3月,国务院印发方案,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作出系统部署。随后,多地围绕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重点领域,出台政策细则。7月,加力支持“两新”的若干措施出台,统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规模设备更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拉动投资增长,其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同样成效卓著。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7.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等行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9.3%、16.1%、8.2%。可以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既有利于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也能促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起点,如何继续实施好这一政策?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今年1月以来,一系列细化落实举措密集出台:对于2024年3月7日前签订贷款合同、设备购置或更新改造服务采购合同,3月7日后发放的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贷款,纳入财政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加力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车和超出质保期的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额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