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国资监管的“三张清单”如何建立

2015年01月02日 06: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认为,如果“三张清单”建立非常合理,且能够按照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去落实,国资监管就有可能真正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对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发展、国民经济战略地位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资监管

资料图片

  国务院国资委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上,国资委主任张毅强调,各级国资委要勇于变革,以聚焦监管内容、调整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为重点,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把该放的坚决放到位,该给的坚决给到位,同时该管的也要管到位。

  目标非常明确,提出的要求完全符合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关键在是具体操作中如何贯彻落实。如果“三张清单”建立非常合理,且能够按照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去落实,国资监管就有可能真正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对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发展、国民经济战略地位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

  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诞生于本世纪初。各地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为了遏制这样的势头,中央决定成立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且出台了相关的监管文件。按照职能定位,国资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是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

  从当时的特定环境来看,把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市场化、法制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度突出“管”字不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不利于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就算国资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也只能以股东的身价出现,而不能用“管”字来代替。国资监管机构如何定位和摆正位置,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从国资监管机构成立十多年来的情况来看,监管机构与企业之间仍然是主管部门与企业的关系,而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营者选聘仍然执行的是行政任免的方式。自然,经营者也就很难形成对股东、企业和员工负责的意识。

  “三张清单”将是新的监管方法和思路十分关键的环节。

  就权力清单来说,国资监管机构最大的权力就是股东权力,亦即以股东的身份对企业的发展战略、重大决策、收入分配等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自己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决策,而不是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

  对责任清单而言,由于国资监管机构不仅是出资人代表,还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责任。因此,还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通过完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责任等措施,承担对企业的监管职责。

  而负面清单,自然是如何给企业放权了。也可以说,这是“三张清单”的核心。如果监管工作不能建立在增强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之上,不能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那么监管就可以认为是不符合市场化要求,是需要改革的。

  国资监管机构到底应当如何监管,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学习新加破的淡马锡模式,建立三级监管体系说实话,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确实比较成功,但中国决不能全盘照搬。在建立“三张清单”过程中,既要符合市场化要求,也要结合国情,使“三张清单”能够更加符合目前的实际,并能够推动国资监管工作能够不断上水平、上层次。(中国经济网网友 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国资国企改革不能照搬“淡马锡模式”

     国资监管改革应比国企改革超前一步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