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谭浩俊认为,淡马锡模式确实是一种很实用的国资国企改革方式,但其基础则是政资政企分开和依法管理。离开这个前提,淡马锡模式同样不能成功。在改革过程中,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政府放权,政府回归到公共领域,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归还给市场。
图片说明:2013年12月18日,上海新闻晨报头版头条刊登的《上海率先攻坚改革国资国企》报道。图片来源:李胜利/东方IC
最近,有关国资国企改革的话题再次热了起来。其中,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认为,应当学习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
所谓淡马锡模式,就是政府——淡马锡——企业的三级监管体制,亦即政府通过财政部持有淡马锡100%的股权,淡马锡持有下属44家公司的股权,下属子公司则可以通过投资、持股、设立子公司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资本触角范围,形成政府到企业的6级管理层次,控制了500多家公司。
淡马锡模式取得成功的经验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国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也采用淡马锡模式,是否也能取得成功呢?笔者认为,需要客观对待,切不可照搬照套。
淡马锡模式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并不在模式,而在于真正实现政资政企分开,并严格依法管理。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淡马锡模式可以作为学习借鉴的经验。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关政资政企分开的问题就已经引起高度重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国企所扮演的仍然是“双面人”角色,正面靠着市场,背面靠着政府,政府看起来不管企业,实质一直牵着企业的鼻子;企业一面希望挣脱政府的绳索,一面又在千方百计享受政府的各种资源。
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国资委从起步和定位开始,就注定不可能带来政资政企的分开,实现政资政企分开的目标。因为,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一个以行政代替市场、以管制代替监管的模式,是政府习惯微观管理、不习惯宏观调控与监管的表现。
更多情况下,都是“人”说了算,也就是所说的“人治”。其直接后果,就是决策失误不断,管理极不规范,政府瞎指挥,企业瞎扩张,该管的没人管,不该管的到处有人管,资源浪费、资产损失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什么政府负债像脱缰的野马?为什么企业能够快速做大却做不强做不长?为什么社会各方面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国有企业的意见那么多?皆与不能依法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如果过度在乎模式的选择,而不突出政资政企分开和依法管理,再好的模式,也会出现“南橘北枳”、“东施效颦”的现象。
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上,针对外界关于上海的国资改革可能与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相同的传言,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明确表示,上海的国资国企改革不是原班照抄淡马锡模式。而从上海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来看,也确实注意到这一点,没有过度强调模式的重要,而突出了政资政企分开和实现依法管理。如从“管国企”转向“管国资”、建立统一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国有资产资本化、对国企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等。
改革原本就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淡马锡模式确实是一种很实用的国资国企改革方式,但其基础则是政资政企分开和依法管理。离开这个前提,淡马锡模式同样不能成功。在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内容和本质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形式的选择。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政府放权,政府回归到公共领域,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归还给市场。也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成功。(中国经济网网友 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林高照:释放改革红利 激发国企活力
国企改革不能再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