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在一线工作,那里有我成长所需要的土壤。” 难以想象,这句话会出自清华大学博士生谢邦鹏之口。如今,他不过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下,变(配)电二次运检一班的小班长,并且已经工作了整整6年。(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按照常理,国内一流名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多奔往国外、央企抑或科研院所,最不济也会进入各大部委,堂堂一个博士生,怎会到最底层去检修设备、排除故障呢?这不是浪费人才吗?
实际上,关于“大材小用”的争论几乎每年都有:2006年安徽科技学院的3名大学生到小岗村种植双孢菇轰动全国、北大毕业生下海卖猪肉惊爆眼球,又有大学生卖烤猪蹄、当环卫工等等,这些还只是媒体报道的,还有多少“大材小用”者鲜为人知呢?
争论永远都不会停止,但前辈们的经历已经做了明确的回答。习总书记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任上到河北正定任县委副书记,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北大刚毕业即响应号召到西藏工作十余年。可见,“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对于有志向的人来说,它是机会、是历练;眼高手低、怀才不遇者是无法领悟到的。
幼鹰练习飞翔时必须从悬崖边向下俯冲摔打多次才能成为自由翱翔的雄鹰。“接地气”给了谢邦鹏成长的土壤,也让他的人生价值在基层得到了检验和升华,相信他的才智能够让他有更大作为。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