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让“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的互联网继续改变中国

2014年11月19日 14: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分享”和“治理”是相对的。可能一提到遵守规则,很多人会感到受到约束。但试想一下,如果在网上所有公布消息的人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网络将成为一个“垃圾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久而久之,这不仅会增加我们自由找寻信息的成本,而且我们发出的任何求助声音得到的也只剩下质疑。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问:什么能改变中国?答:互联网。

  1112日零点,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网购狂欢交易额达到571亿元人民币。参与的网民来自217个国家和地区,总共产生2.78亿个物流订单,刷新全球网上零售纪录。

  一周之后的今天(1119日),中国互联网又吸引了全球目光。在浙江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大会旨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国际平台,凝聚共识,也将促使各国减少分歧,致力推动互联网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网络安全监管等问题。

  我们不妨把时间倒回到20年前。那一年的420日,我国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互联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成为互联网大家庭的第77个成员。

  当时没有人料到互联网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一个世界。同样,今天无论我们如何畅想,也无法预料20年后互联网又将带我们走向何方。

  如今,中国已拥有超过6亿网民、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2013年),中国互联网已形成了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体系,信息消费正在成为提振经济的新引擎。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再到千万台计算机,电话线、卫星、微波、光缆连接,实现的绝不仅是简单的物理连接,背后是全方位的信息共享和资源配置。

  20年来,我们见证了创新、开放、自由、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依靠创新,一无所有者白手起家,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缔造一个个商业传奇,推动国家繁荣发展。在互联网上,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一样密切协作、开放共享。

  “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漫画,它准确地描述了曾经的互联网流淌的是“纯信息”,但如今的互联网早已不是当年景象。互联网让传播从单向变为多向、从封闭变为公共。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代表的、点对点的动态传播模式,一方面让国人更便捷、迅速地接触到最新资讯;另一方面,他们也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互联网让中国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的改变,犹如孵化了一个新的社会。而互联网在助力经济、为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和民众权益带来风险。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监管都将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分享”和“治理”是相对的。可能一提到遵守规则,很多人会感到受到约束。但试想一下,如果在网上所有公布消息的人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网络将成为一个“垃圾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久而久之,这不仅会增加我们自由找寻信息的成本,而且我们发出的任何求助声音得到的也只剩下质疑。

  问:什么能继续改变中国?答:互联网。(中国经济网网友 刚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用互联连梦想,向共治要善治

     时代选择了中国,选择了乌镇

(责任编辑:周姗姗)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