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老年人为何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2014年11月05日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较之年轻人,老年人涉世经验丰富,被骗的几率要小,为何还屡屡陷入圈套里呢?原因应该有很多种,比如文化程度低、很少读书、爱慕虚荣、贪小便宜……但核心的原因应该是缺乏安全感。

老人

资料图片(来源:刘卓群 / 东方IC)

  小时候,父母谆谆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长大后,年迈的父母轻易就相信了他人的“甜言蜜语”。有时候,他们宁可相信喊“叔叔、阿姨”的推销员,也不愿听从亲生子女的劝告,甚至执拗地用一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买一堆没什么用处的废品。

  许多在年轻人看来甚为荒诞的事情,他们都信以为真,比如“喝尿治病”等。为什么老年人的钱那么好骗?或许有人说,这个世界骗子太多了,看,连女神汤唯都被电信诈骗过。是的,世界太大,单靠防骗是防不过来的。

  人都是群居动物,无法完全与外界隔离。简·雅各布斯在其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道,在规划者建筑师们的眼里,房屋最好不要面向街道、最好每个孩子都不要和那些充满交通危险的道路产生联系,要进行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自我隔离。按照这种思路,这个城市就陷入一种“危险假设”中,那么,结果就是无人可信、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老人跌倒了不敢扶……

  在一个文明社会中,见危不救的路人和热情搭讪的诈骗者一样危险。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碎片化拼接的孤岛式社会,而是一个有着积极参与的公民社会,人们能在参与中追求自身利益,从而实现“共赢”。所以,简单地避世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妨先来分析下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按理说,较之年轻人,老年人涉世经验丰富,被骗的几率要小,为何还屡屡陷入圈套里呢?原因应该有很多种,比如文化程度低、很少读书、爱慕虚荣、贪小便宜……但核心的原因应该是缺乏安全感。

  因为孤寂,老年人变得脆弱、偏执、敏感,他们需要情感依赖,需要良好的倾听者,当子女不在身边或子女忙碌无暇照顾他们时,那些热情似火的诈骗者就“趁虚而入”了。而在今日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流动成为常态,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很大,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情感上的慰藉,老年人最大的需求应该是健康了。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倘若他们的医疗没有保障,担心看不起病,那么他们被骗的情况可能要更惨痛。在日本,随着医疗自费负担的提高,忧心忡忡的老人就越来越多,也严重地影响着安全感。

  中国即将迎来老龄化社会,而政府的医疗保障仍有待完善,子女的情感陪护还无法到位,这些加重了老年人的担忧,也给那些主打“情感牌”的骗子提供了一些机会。但是“老龄化的中国”不该成为“骗子的天堂”,防骗再难,也该全社会一起努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梁瑜)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甜言“迷”语 老人上当

     防范老人受骗,不能单靠子女规劝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