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消除“政令梗阻”的“清道夫”?

2014年07月14日 09:52   来源:荆楚网   宫红梅

  “问题出在哪?”“政策落实的阻碍是什么?”“有什么意见建议?”……每到一处,国务院督查组的督查人员都要提出类似问题,追问到底。(新华网北京7月10日)

  政令梗阻“梗”在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与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息息相关,而“政令”贯彻落实不畅,“执行”环节屡走偏歧,令人百思不得其解。6月25日至7月5日,国务院八路督查组分赴各地各部门,深入一线探究政策措施落实的行动,着实令公众感动!督查行动求真、求实、求准,实打实的为“政令梗阻”把脉诊断,不但摸清了信息不畅效率低、履职能力待完善、政策落实缺抓手的“三大病症”,更是找准了沟通协作不及时、行政审批“没撒手”、配套措施未跟进“三大病因”。

  找准了“政令梗阻”之处,就当避开“政令不通”之尴尬。长期以来,“政令不通”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无法抹灭的“痛”,一方面中央的声音到了地方往往会“跑了音”、“走了调”,另一方面地方报喜不报忧,层层上传,导致中央听不到基层一线的声音,影响了科学决策。这种问题积弊已久,究其根源,既有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偏差,也有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欠缺,既有地方官员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地方保护主义,也有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

  根治“政令梗阻”,依靠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管党”,而“清道夫”的力量也不容不容小觑。那么谁是消除“政令梗阻”的“清道夫”呢?回答是“广大人民群众”。试想国家政策要想“上下相通”“口径一致”,仅仅依靠“自身监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激活社会合力,增强群众的参与监督意识。

  “法令兴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哀”。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这样一个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尽管党中央始终保持绝不手软的高压态势,然而个别地方和部门,还是挖空心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顽固性、反复性和隐蔽性提醒我们,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更需要把监督权力交给群众。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利用e时代的网络利器,在党网、政网开设“举报监督专区”,把政策落实是否真正到位,交给群众来评判和检举,对曝光线索迅速跟进查处,把群众监督转为常态,在“动真格”中啃好“硬骨头”。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