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禁烧秸秆而对麦茬限高10厘米,安徽太和县的这一举措日前在网上引发争议:因为限高增加了农机收割的成本,导致很多收割机离开,并引起种植户的担心,不少网友则批评麦茬限高系“拍脑袋的决定”。对此,当地回应,将会以补贴的形式降低农民的成本。(6月3日《南方都市报》)
麦茬10厘米,少了一把丈量民生的尺子。
麦茬焚烧,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当下的做法。当煤气与煤炭等燃料还没有进入农村之时,麦茬就是一种最好的燃料,那时候的麦茬,基本上填进了农民的炉灶。而当煤气等燃料进入到农家之后,麦茬就成了一种累赘而被农民弃置。然而,麦茬还有另一种用途被人们所遗忘,那就是沤制土杂肥。被粉碎或者绞碎的麦茬麦秸,是可以掺入土杂肥中的,然而这些相对要费力的沤肥法也被当下的农民弃用。
由此来说,农业大县产麦大县,仍然可以靠政府的科研能力发展麦茬麦秸土杂肥,也可以将麦茬用于环保型造纸。而当这些统统没有用途之后,才将麦茬逼到了焚之污染,不焚难分解、土地难消化的窘境,由此才引出了10厘米限高的官农互相抵触的笑话。
政府的做法是以钱换环保,然而,太和县环保局副局长谢树民则称,补贴并非直接发给种植户,而是补贴资金是按照各乡镇小麦种植面积发放到乡镇一级,补贴给购买收割机、粉碎器、打捆机等器械的农户。这显然侵犯了广大种植户的利益。既然是麦茬补贴,凭啥不是按亩数面积而补贴,而专门补贴给买机器的农户?那些买不起贵重农机,只靠劳力去种植的农户之麦茬利益,岂不是白白被无视被遗忘?
太和县麦茬新规,是对没有焚烧秸秆的麦田每亩再奖励10元。然而,这个钱眼下不能马上领取,而是要通过镇干部验收。层层验收,层层把关,至少有时候就成了层层剥皮,到了农民手里,还能剩下几个钱?“西瓜办”颇被诟病,“麦茬办”为啥不可以直补到农民手里?
麦茬10厘米,少了一把民生的尺子。没有哪个官员会去到农民田里量量麦茬高度,而只能是一种含混不清与流于形式。与其麦茬限高,不如开发麦茬再利用的另一种途径,与其层层验收层层剥皮,不如直补到农民手中。要之,在出台麦茬限高令之前,先拿民生的尺子丈量一下与农民的心理距离到底有多远。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