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农产品 耕地宝别成圈地宝

2014年05月27日 06:52   来源:京华时报   谭浩俊

  今年3月,在安徽省绩溪县,由浙江省供销社直属企业牵头,联合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平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推出了首个互联网私人订制农场项目“耕地宝”。据媒体报道,近日,该公司将再次联合聚划算投入1亿元推广该项目,预计在浙江、安徽等地流转5000亩土地。

  如果能借助工商资本的力量,并充分运用好电商这个平台,使农村到城市、农民到城市居民、农田到餐桌形成没有障碍的联动效应,对于农产品销售可谓是一种有益的创新。

  但是,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农产品,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相当多,包括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解决配送等方面的问题。这项创新能否真正取得成功,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于工商资本和电商进入农村的真正目的。

  此前类似的探索也有很多,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农村资本希望很快就通过资本运作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廉价劳动力等实现盈利。结果却适得其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亏损。最终,这种行为也就成了变相“圈地”,造成耕地使用效率的严重降低。

  也正是基于过去的教训,因此,在工商资本和电商等进入农村和农地流转问题上,首先必须看他们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为了圈地还是为了发展,是否为了更好地将农村和城市联系在一起,将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将农田和餐桌联系在一起。否则,就不能随意审批工商资本和电商等进入农村,特别是大规模地占用土地。

  要知道,土地留在农民手中,即便效率低一些,还是在为农服务。但是,一旦到了唯利是图的资本手中,可能就会发生严重的性质变化,土地也就不姓“农”,而有可能姓“房”、姓“高尔夫”、姓“娱乐休闲”了,最终导致耕地大量流失,农业安全受损。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是有益的,但不在大规模推广钱,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明确土地使用等的审批程序。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