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上课 效率高≠效果好

2013年12月18日 07:20   来源:广州日报   张涨

  近日,广州市第一中学举行相关研讨会,初一年级的两个试点班的学生和老师应用平板电脑上了一堂数学习题课和一堂语文新课。据介绍,每门课使用的课件等内容均由一中的老师开发和编制,平板电脑则由北京一教育科技公司开发,并去掉了上网和游戏的功能。(12月17日《广州日报》)

  近年来,“智慧产业”成为香饽饽,谁都想咬一口。在教育领域,一个明显的现象便是各地的“智慧课堂”“智慧书包”层出不穷。而这所中学的老师反映,比起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抽查、逐个批改,平板电脑的应用提高了效率。效率的提高当然是好事,但效率的提高是否就能与教育效果的提高画等号,笔者认为得先打个问号。

  平板电脑用于教学一直就存在争议。一方面,电脑屏幕对于学生视力的损害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尚存疑问。一名使用了平板电脑的学生就说,用久了“眼睛会觉得累”,因此每晚使用都是自觉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学习知识可以有很多机会,但视力下降了再恢复却很难办到。如今,中小学生的“眼镜一族”已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不少家长也有了让孩子减少玩电脑以保护视力的意识,若学校推广使用平板电脑却没有科学、安全、可靠的视力保护方案作为基础,家长这一关也未必能过。就算使用平板电脑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如果代价是孩子们的视力降低了,那这样的效率不提高也罢。

  另一方面,教学也并非只有批改作业这一个环节,课堂上的互动也是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载体。但应用了平板电脑后,有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削弱了。效率或许提高了,但课堂上的“春风化雨”却打了折扣,一得一失之间,我们并不希望看到教育被“智慧”成了冷冰冰的流水作业。

  还有一点值得拷问的是,报道中称平板电脑的成本约在3000元到4000元之间,若一刀切转嫁到家长头上,这样的“智慧”对于家境不宽裕的学生或许也是一种负担。

  科技改变生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生活却未必非要被改变得面目全非才行。相比于一股脑全面智慧的冲动,教育者更应该冷静下来思考,这些智慧究竟有没有用在应该智慧的地方。前不久,一档名为“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走红,让我们发现原来手机、电脑的应用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提笔忘字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想学开车就得上车,想学游泳就得下水,想学写字就得动笔……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智慧的。面对层出不穷的科技进步,我们更应该擦亮眼睛,在该智慧的地方插上智慧的翅膀,在该传统的地方保持传统的传承,这才是更大的智慧。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