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金融领域的简政放权是把权利放给谁?

2013年11月30日 07:0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政府监管和市场发展在这其中是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随着政府行政命令的逐步退出,市场将在局部领域找到自身调节的方式,最终实现市场化的运作目标,也唯有如此,才能与中国经济世界化的期望形成联动,为经济的二次崛起注入资本兴奋剂。
 
金融领域的简政放权是把权利放给谁?
图片来源:吕建设/东方IC
 
  最近,大家都在谈要处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个信号简单来说,就是简政放权。

  现在全社会都知道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了!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大家觉得政府部门官僚主义甚行,办事效率低下,一些部门官员依仗特权,“关卡拿要”贪污腐败,人员膨胀,已严重败坏了政府部门和党的干部形象。简政放权的提出,肯定是得人心的。

  但有人问了,那金融领域、资本市场会怎么简政放权,怎么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在金融领域,“简政”是肯定有必要的,而关键还在于“放权”,这部分是需要谨慎的!最起码要让大家清楚地知道把权利放给了谁?是放给人民,还是放给资本市场?

  我们先来举两个例子让大家理解: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市场准入的管制。事实上,中国并不缺少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然而当这些金融机构想向周边地区扩张的时候,总是要碰到牌照问题,总是要碰到分支机构设立的审批问题。很多情况下,这种审批已经流于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哪些地方能够开展业务,能够获得比较快的发展,哪些地方小微企业比较集中,活跃在市场上的这些金融机构肯定比监管部门清楚得多。而过度的审批限制了经济的活跃性,并且直接导致了很多其他层面的问题。

  第二个例子,一家涉及金融的民企近年在欧洲收购某同行业公司,后者正处于破产保护阶段,需在短时间内签署相关协议。而这项海外收购不仅要报经发改委等一系列部门审批,由于交易涉及重大资产重组还须上报证监会重组会审核。为了寻求捷径,只好由大股东先行收购。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被收购企业效益转好,上市公司向大股东收购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由于涉及关联交易还需要上重组会审核。而与之相对照的是,收购行为在目标国却一路坦途,无任何审批,仅涉及反垄断调查。

  这两个例子是告诉我们,金融领域非常迫切地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金融改革本身意味着,金融管理层需要“简政”“放权”。

  但我们要搞清楚,简政和放权是不一样的。

  对于简政,从上面的例子就能看出来,大家没有任何疑义。就最近,在有关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引述一份调查材料说,企业新上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6-10个月!实际上呢?可能比这还要夸张。在媒体的采访中,某些企业反映的审批关卡数,远不止于此。一个最“雷人”的案例是,某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在申请增发H股的过程中,各级、各类经办部门仅处级干部的签字就达上千个!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上一个项目,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国土部等多个主管部门恐怕都要一一过关。

  看到了么,金融领域的“简政”是必须的,无可争议的。而关键还要看“放权”。

  我们所能理解的,所谓的放权,第一是放权给市场,第二是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金融领域的特殊性在哪儿?就是要放权给市场。而放权给资本市场,将面临很大的争议。

  当前社会上,权钱交易和腐败现象还比较常见多发,这个时候,政府如果把权利放给资本市场,那么结果很可能会更加严重!道理很简单:政府官员起码还是以服务为目的的,官员贪腐是不合法的,是要冒被查处的风险的,多少还有点顾虑;而资本市场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绝不会放过任何把权力变成金钱的机会。

  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比如当年由政府部门主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一旦市场化,就迅速沦为各类老板、高管蚕食国有资产的工具。这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金钱利益,利用估价权随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以得到老板们分的一杯残羹冷炙,导致了一个时期内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可见,把权力放给资本市场有点儿与虎谋皮的味道。要明白,资本比权力更邪恶,资本行使权力不可能比政府行使权力更清廉高效。

  怎么办呢?放、管结合才是“放权”的实质内容。“放权”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抓大放小”,把握重要事件、重点环节,同时将精力从“事前审核”转移到“事后监管”上来,在保持经济稳定性的基础上,给市场主体留下更大的发挥空间。

  接下来的金融改革主要应在两个层面:其一是资本市场的IPO注册制,其二是一直在尝试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我们就来看看“放管结合”在这两个层面该怎么体现。

  我们的IPO最终目标是注册制,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是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核准制是介于注册制和审批制的中间形式,取消了政府推荐的指标和额度管理,但对发行上市的合规性条件可进行实质审查,并有权否定发行上市申请。注册制则更是取消了证券发行审核机构的实质判断,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把监管更多地交给市场。但要注意,注册制也不是完全放权,证监会会把监管的重点放在这家公司上市之后的二级市场上,比如信息披露、合法合规等。

  金融领域的另外一项改革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对于当前经济的去杠杆过程有什么意义呢?利率市场化最直接的一个作用是缓释“金融脱媒”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爆发式增长与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高度相关。由于银行存款利率被压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比之物价水平,我国居民存款一直处于负利率状态。为了将手中的闲置资金盘活,一些人选择了比市场利率高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以及信托产品——实际上,这也是杠杆率不断加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对实体经济形成助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并且有望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资产性收入的水平。但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所以利率市场化,不是意味着放弃利率监管,而是移交监管的决策权,即从央行转交到金融机构,而其它的审批方面,则是由地方下放市场本身。

  回过头来看,开放金融市场审批的呼声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然而落实却迟迟未动。因为金融市场太特殊了,大刀阔斧带来的风险巨大。

  笔者认为,对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首先可以对金融的部分业务和产品创新领域进行适当的放权,促进金融的自由化,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当然,金融创新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必须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对金融创新进行审慎监管,把握创新和监管的平衡。其次是IPO注册制的推行。其三,逐步实现民间融资渠道合法化,放宽对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限制,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资源配置功能。最后,加快促进利率市场化步伐,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

  政府监管和市场发展在这其中是相互推动、相辅相成的。随着政府行政命令的逐步退出,市场将在局部领域找到自身调节的方式,最终实现市场化的运作目标,也唯有如此,才能与中国经济世界化的期望形成联动,为经济的二次崛起注入资本兴奋剂。(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简政放权 政府要为企业发展搭建舞台

     简政放权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转变职能 简政放权须上下联动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