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力:央行发行5元硬币 大额货币离我们还很遥远

2013年09月25日 10: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许一力认为,或许未来500元面额的纸币将面世,甚至5元硬币、10元硬币也将进入流通领域,但这必然将是一个经过多重权衡之后的结果,同样也需要中国的经济与消费模式发生结构性变化。客观来说,如果保持当前的通胀水平不变,这种趋势应该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央行发行5元硬币

  图片说明:2013年9月24日,在江苏省赣榆县农村商业银行拍摄“和”字书法——行书普通纪念币。图片来源:司伟/东方IC

  央行发行5元面额硬币,在收藏界引发了一次不小的狂欢,大量硬币收藏者连夜排队换购成为一景。

  尽管5元硬币更多的是收藏价值,但我们一直在思考,国家究竟是以什么标准来设定发行货币的面额呢?为什么现行法定货币的最高面额是100元?这其中有什么样的经济学因素呢?

  半年前曾经有过国内将发行500元人民币的谣传,后来被证伪,但这显然不仅是个民间臆测。几年前,央行就曾经探讨这一问题,后来讨论的结果是——我国现阶段不需要大钞。原因很简单,目前国际上有大面额货币的国家和地区,往往都是历史上有过严重的通货膨胀或因长期经济落后遗留下来的。

  在以前的金本位下,面额同材质的重量是相关的,2两金币要比1两重一倍。但在纸币体系下,印刷的成本几乎是相同的,50元纸币不会比100元纸币成本小。所以从印刷成本上看,央行印刷更高额度的货币是一种节约行为。当然,这种节约不仅是纸张印刷成本上的,也包括更为广义的社会成本,比如点钞、运输、储藏等的成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货币面额就可以无限放大。

  除了津巴布韦、朝鲜等个例之外,目前世界上就连经济发达的美国,其最大面额的货币也只是100美元。而我国目前经济稳定,通货膨胀压力不大,现有的货币面额足以应付支付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发行大面额货币,除了使用不便、伪币容易引发更大规模损失等问题之外,还可能会有反效果——易造成百姓恐慌,使得他们产生预期通货膨胀的误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因并不简单是因为公众看到了大面额货币,而是因为大面额货币发行后,小面额货币的使用量一定会相应降低。这不是无中生有,已经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大额纸币具有明显的“强替代性”。举例来说,我国的第五套人民币发行中增加了20元纸币,而后就能够发现,10元纸币的数量出现了大规模收缩,大量退出流通领域。而与此相对应的,第五套人民币取消了2元纸币和2角纸币的发行,对旧版2元只收不付,这就直接导致了1元币和1角币的数量急剧扩大,这其实增加了流通中货币的总张(枚)数,非常显著地增加了清点和销毁的工作压力。

  那么小面额纸币和硬币又是以什么样的标准设定的呢?

  通常来说,货币面额的搭配是为了让支付和找零变得方便,而增加硬币对纸币的取代,主要是为了避免小面额纸币在频繁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成本,特别是在气候潮湿的国家更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其实硬币的发行与一国的通胀水平,有着非常有意思的联系。

  显而易见的是,因为重量的差别,硬币的携带成本比纸币高,并且也容易丢失。在通货膨胀的时候,由于价格普遍偏高,小额货币使用的机会比较少,即人们携带的机会也比较小,所以硬币通常在通胀时期难有用武之地。

  而另一方面,在通货紧缩的时候,价格普遍比较低,人们使用小面额的货币的机会就比较多,硬币的携带成本将会与小面额纸币趋同。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的状况使小额货币的使用频率发生变化,人们在不同通货膨胀条件下携带1元面值货币的成本不一致,人们就会通过改变货币的形态,使自己携带货币的总成本大致保持一致。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国最大面额的硬币是1元币,正是在通货膨胀最厉害,也是在“零钱荒”最厉害的时候出现的。

  从世界大趋势来看,我国的硬币供应量仍然较低。2000年,以生产入库量计算,我国硬币人均不足80枚;按市场流通量计算,人均仅十多枚。而日本人均拥有硬币达700多枚,英国人均800枚,德国人均780枚。当然,这与我国国内相应的硬币消费设施——投币地铁、自动售货机、投币电话亭的普及力度较低有关。不过,虽然我国目前的硬币供应量仍然较低,但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毫无节制地发行硬币。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说,硬币、纸币的偏好有着“存在即合理”的情形。也就是说,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居民消费习惯,并没有为硬币预留更多的空间。这种情况下,盲目扩大硬币发行规模,只会造成大规模的浪费。

  总地来看,我国曾经也有过取消分币和印制500元面额纸币的讨论,但这些激进的“用钞经济学”并没有最终得到央行的肯定。或许未来500元面额的纸币将面世,甚至5元硬币、10元硬币也将进入流通领域,但从之前分析的种种缘由来看,这必然将是一个经过多重权衡之后的结果,同样也需要中国的经济与消费模式发生结构性变化。客观来说,如果保持当前的通胀水平不变,这种趋势应该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中国经济网网友 许一力)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刘洪:央行行长不好当

     央行新政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