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要防止“形式大于内容”

2013年08月15日 14:42   来源:解放日报   上海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钮晓鸣

  十届市委第四次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下半年各项重点任务,我们要以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改革、强化创新、转变作风、真抓实干。

  上海科学院正创建一个面向产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建设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正是“开放创新、服务产业”。但能否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看我们的干部、科研人员有没有切实解放思想,以开放、合作的心态,以改革的勇气,突破各种“围墙”的阻隔和体制机制的羁绊。

  在听取群众意见时,基层科研工作者反映,现有的一些体制机制、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励更多的人才面向用户、服务产业;也不利于创新链条上的“接力棒”分工和传递,致使许多产学研的合作流于 “形式主义”。因此,通过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上进行革新,转变产学研合作重于形式、有失实效的不良作风,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氛围,正确引导和科学评价科研人员的价值,切实解决困扰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的实际利益和待遇问题。

  重视成果转化这个“第三棒”

  我们把创新的技术过程比喻成4×100米接力跑——科学发现和原理验证是第一棒;完成技术原型和样品是第二棒;中试放大和形成生产性技术是第三棒;产业化和商业化是第四棒。每棒都不能缺、每棒都要过得硬,这样我们的产业才有发展后劲。成果转化是其中的第三棒,服务产业也必须跑好这第三棒。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对于跑“第三棒”的一线科研人员,既没有耀眼的原创性成果,又没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他们在其中的价值很难体现,尤其需要我们通过配套体制机制改革,帮助他们实现这种价值。

  比如,上海经过十多年培育,在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一批科研实力一流的团队,有的获得了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多个国家级奖项,有的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无疑,他们是该领域科研的主角,跑出了很好的“第一棒”。为了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这些团队加入产业技术研究院改跑“第三棒”。我们深切感受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以新的考核和激励方式,积极引导其中的党员干部、科研人员形成科学价值取向,树立当好配角的绿叶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医院的需求作为科研任务,把工作目标从“尖”转化为“用”,真正服务广大患者。

  深化创新科研激励机制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创新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的研究,从而鼓励更多的人才面向用户、服务产业。比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上海交通信息从发布到后台运行管理均已建有体系,但市民仍难以方便地了解公交车辆运行的实时信息。虽然各种单项技术都比较成熟,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技术难以实现商业化转化。通过配套面向用户、服务产业的评价和激励制度,产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了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专注于集成创新,根据用户需求开展技术集成研发和项目转化,在全国率先研制了低成本、低功耗、实用性强的公交电子站牌,在上海多个城区推广应用,最终赢得了群众好评。

  科研、创新、人才都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最大优势,靠的是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我们开展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从思想、作风、行动等各个层面做一次全面清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科研人员,进一步聚焦民生和企业需求;同时,通过大胆创新和实践,切实帮助解决科研人员的价值体现和利益分配问题,鼓励和吸引更多应用型人才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共同营造 “推进应用技术体系,服务上海产业发展”的良好创新氛围,为上海转型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李志强)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