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招办表示,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阶段,北大明确拒绝了少数企图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进行讨价还价的所谓“状元”(7月23日《新京报》)。
在中国的教育图谱里,北大清华的江湖地位犹如武林界的少林武当,消息传出,江湖哗然:北大这是咋混的嘛?难道,这等于侧证以往北大清华等为了抢夺“状元”不惜出价的传言果然不虚?这回是要价太高谈不拢了,还是出了其他的什么岔子?
不管怎么说,不管以前做了什么给“状元”们留下了讨价还价的把柄,北大这回干的还真不错——果断中止此种游戏,虚晃一枪,跳出圈外,盲目争高分的游戏,我北大不玩了!在抢夺高分考生的战场上狠狠厮杀了多年,北大现在能有这样的觉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知错能改,倒也善莫大焉。
北大招办堂主说:北大要从培养“人”而不是招收“分”的目标出发,超越目前国内高校盲目争夺高分生源的恶性竞争,用实际行动切实坚守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责任和诚信,使教育回归本质。这段话说的很大、很高义,倒也是行走在大道上的道理,它既是北大向“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情告白,也未尝不是对当下掐尖过头的竞技教育的当头棒喝——反省反省,回到教育的原点上琢磨琢磨吧。
其实,高考状元向北大索要巨奖、讨价还价,只是竞技教育下出的一个畸形蛋。为什么会惯出这身毛病?因为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抢夺高分考生的掐尖游戏就没停止过,某些成绩高的学生成了家长的“摇钱树”也是一个很现实的现象:学校为了扬名立万,招录一批分数高的学生给将来的中考高考比拼攒家底,想尽一切办法去挖高分学生,名校到重点校掐尖,重点校到普通校掐尖,市区到郊区掐尖,郊区到农村掐尖,把高分学生的胃口越吊越高——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公开标价,中考状元到哪里读书给“奖学金”多少多少万。这两天媒体上就报道了几个闹剧:西安市一家中学,为了留住本校中考成绩超过600分的考生,用大巴车把学生拉到偏远地方做“报考劝导工作”;而武汉市一家中学为了抢夺尖子生,竟然承诺在学校里给陪读家长解决就业问题。
教育这么个玩法,作为高考状元,眼看着北大清华与香港以及境外大学比拼更加激烈,开始待价而沽跟北大讨价还价,还不是轻车熟路的吗?所幸,现在北大觉醒了,表态不玩了,算是带了个好头。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