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到底何谓密切联系群众?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直言,一说密切联系群众,就有领导带人到五保户、贫困户去慰问,弄袋大米、两瓶油、一床棉被,去走一走,看一看,“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形式主义。”(7月11日《新快报》)
陈建华说这句话,并不是完全否认送米送油的意义。不管怎么发展,总会存在着困难群众;不管什么时候,慰问困难群众都十分重要。在慰问中,不仅能够暖民心——把政府的关怀带到群众心中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而且能够得民心——真正“与群众交友”,了解民心民意;还能够汲民智——“拜群众为师”,找到改革发展的办法。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地方有些官员,把密切联系群众和送米送油简单地联系起来。上面一讲密切群众,就让身边人准备一下,选一个日子,捎一点东西,下去转一圈。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确实存在着简单化、形式化。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何出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偏离初衷。密切联系群众和改进作风一样,说到底是为了工作:更好地服务民生,更好地促进发展。
对照这一要求,密切联系群众需要送米送油,但应该是“升级版”;而且,密切联系群众,也不仅仅是送米送油。
所谓“升级版”的送米送油,也就是要把慰问群众常态化,要通过慰问群众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帮助群众解决所难所急。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如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仅是“只此一回”;密切联系群众,光是“结一个穷亲”;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搞一个典型示范”,最终会让人心凉了、把民心伤了。
所谓不仅仅是送米送油,也就是要把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制度化,要体现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中。过去,许多群众反映有些机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有实际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作为行政单位、职能部门,应该把行政权力公开运行规范,直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不仅“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而且“事情好办、群众满意”。这也是陈建华所说,“在办事大厅不用让群众多跑,能够高效办好事情,这就是具体的密切联系群众,最有说服力,最有成效。”
这里强调的,是把密切联系群众的成果,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不能自说自话、自吹自擂,其评判者是群众。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如果群众没有说好,那就证明密切联系群众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甚至还有可能存在形式化、简单化的倾向。真正密切联系群众了,同样是送米送油,体现的姿态也完全不同;同样是日常工作,体现的状态也完全不同。
“密切联系群众很容易走过场”。密切联系群众,需要升级版的送米送油,也决不仅仅是送米送油。如何让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常态化,体现到日常工作中,汇聚到群众满意中,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