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爆发8.0级强烈地震;3年前的4月14日,青海玉树突发7.1级强烈地震;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又遭遇7.0级强烈地震。三次强震在短短5年内密集发生,其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援难度之大,在人类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灾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有条不紊的灾民安置、规模空前的恢复重建,谱写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壮丽史诗,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充分见证
新时期以来,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证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增强。三次强震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党和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成为检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的特殊考场。从党领导人民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中,人们看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增强,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在大灾大难的紧急关头,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反应和处置是检验领导集体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标尺。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我们党和政府科学统筹、高效指挥,集结强大的救援力量,汇聚浩大的社会资源,成功领导了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赢得了人民的高度赞誉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三次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作出总体部署,国家一级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启动,公开透明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救援大军在第一时间调集,救灾资源在第一时间汇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中央领导同志迅速飞抵灾区腹地,冒着余震危险指挥抗震救灾;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危险繁重任务扛起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支部就是堡垒、党员就是旗帜、干部就是标杆的时代意蕴。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果的全面检阅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三次强震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践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照出了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
疫病蔓延、资源浪费、重建缓慢,这是很多国家在救灾中面临的难题。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必须以雄厚的物质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基础。三次强震使数百万人员受伤,使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受灾,使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使数千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赈灾难度之大世所罕见,救济需要的资源之多世所罕见,恢复重建工作之纷繁复杂世所罕见。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科技支撑。一辆辆运输救援物资的车辆犹如长龙直抵灾区,一批批捐款宛若温暖的春风汇入灾区,一套套救灾先进设备在灾区大显神威。卫星、预警机、遥感飞机、侦察直升机、夜视仪、数字地图、水文气象等源源不断提供着救灾辅助信息;工程、防化、陆航、交通、水电、医疗、防疫等专业力量在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在人不能及的地方发挥特殊效力……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我们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有优势,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走出“恢复与发展相融合”的跨越型同步重建路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彰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灾难和风险,中国人民能够迎难而上,在困难中砥砺智慧和勇气,在风险中锤炼风骨和精神,激流勇进,闯过险关,迎来光明而美好的远大前景,靠的是这种精神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依靠这种精神力量。三次强震后的救灾实践,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又是精神力量的较量,它以中国精神的大发扬、中国力量的大释放为精彩亮点,向人们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威力。
5年内三次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质文明的重建与发展,又是精神文明的丰富与提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已融入中国精神宝库。大灾显大德,危难见真情,空前的爱心、热流在祖国大地涌动。国家机关减少公用经费支出用于抗震救灾;解放军、救援队、志愿者冒着被滚落山石砸伤的危险,快速向灾区挺进,千方百计搜救伤病员;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舍生忘死,抢救他人;广大灾区群众在人身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不等待、不抱怨,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全国人民慷慨解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伸出援手,其心之齐、其情之切、其力之大,历史罕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因子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血脉,推动共和国在挑战与逆境中淬火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优势。
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展现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我们党把以人为本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来恪守,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抗震救灾中抢救生命的一次次拼搏,无不闪耀着尊重、珍惜、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把抢险救人作为抗震救灾的第一要事、把确保群众安危和健康作为第一要求、把安置好群众生活作为第一任务,我们党在抗震救灾中高高奏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时代强音,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三次抗震救灾,尊重生命、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依靠群众,勾勒出以人为本从理念到行动的实践轨迹。
在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强调,“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要认真排查重点防范区域的灾害隐患,详细制定监测预警、有效撤离和应急救援各种预案,尽最大努力防范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了对生命的无比敬重,就有了抢救被掩埋人员的争分夺秒、不惜代价、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就有了亿人共悼、举国同泣的悲壮。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党和政府在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危机的同时,努力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客观需要,在帮助灾区群众快速重建家园的基础上,将民生工程与人民福祉、产业振兴与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一些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核心、多种功能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得到发展,灾区群众自主权和发展权得到充分尊重和最大限度的实现。
(执笔:赵周贤 刘光明)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