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为18所高中改制学校安排了“出路”,其中有5所回归公办,其余13所独立为民办高中,实现“四独立”,与原公办学校“厘清关系”。 今年秋季起,这些独立为民办高中都将以新校名新身份招生,在校生按照老生老办法过渡2年,至2015年终止分校办学,公办高中分校将彻底退出郑州历史舞台。(3月4日《中国青年报》)
自1999年郑州出现公办高中分校后,分校就一直以非公非民的身份存在着。据称,由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无力满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改善薄弱学校的需求,从1999年起,郑州市政府出台政策,允许一些公办中小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尝试,即通过“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吸纳社会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结果,这些分校在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因招生、收费等问题引发诸多矛盾。一些分校在校舍、教师资源上与总校相同,享有财政拨款、事业工资,学费却按照民办学校标准收取,甚至个别分校压缩本校的招生名额,增加分校的招生名额,多收高价生,变着法儿地向家长多要钱。
乱套了,全乱套了。学校成了收钱机器,初中小学的择校费是暗的,搬不到桌面上,但是高中的择校费是明的,可以开具财政收据,每学年七八千元,三年下来就是两三万元的花费。这笔钱,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竟然都能承受的起,仿佛是满世界都是有钱人。所以,门庭若市的学校门口,面对排队拥挤的家长们,学校就用分数设置门槛。极端的是,一些分校的分数线远远高于普通公办学校,乱的很。
利用公办资源,变成收钱机器,我们的学校变得很肥实,自己给自己创收,政府睁只眼闭只眼,也懒得教育投入了。这种“一举两得”的举措,非常普遍,郑州市从1999年起,迄今已经十几年了,上学不易上学花大钱的势头,愈演愈烈。教育不折不扣成为一座大山,让民生不堪忍受。
以郑州市为例,优质初中高中全部在市里,归市教育局领导,区属的中学大多是陪衬,而优质的小学基本在区里。同是义务教育,也是多个婆婆,多龙治水,越治越乱。想上好小学,就需要到区里烧香;想上好中学,就要到市里烧香,成本花费大着呢。结果是,有权有钱者基本通吃,而大多数无权无钱者则要忍受更大的苦难送孩子读书,就连免费的义务教育也在事实上变成黄粱美梦。
本来,作为公办教师,本身是很清贫的,一份微薄的工资绝对位列“贫下中农”。可实际上,一些比例不算小的公办教师相当富裕,不但有房有车,而且出手阔绰。为啥?就是捕获了较多的外财,办分校是外财,办补习班也是,外出走穴还是。一些教师俨然就是商人,披着教书育人的外衣,干着猛吃夜草的勾当,毁了一世清名。
本来,作为教育官僚,也是清贫的,一份工资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可是我们看到的教育官僚都是富贵相,流露着养尊处优的神气。至于他们为何这样,恐怕就不会是一句“人家本事大能耐多”多劳多得能够说清的吧。
本来,作为公办学校,既然有财政兜底,就该公益第一,让所有孩子上得起学,义务教育免费,天经地义。如果你想上更好的学校,那么就到民办的私立学校吧,你多花些钱,学校聘得起好教师,你情我愿,挺好。可实际上是公办资源从校舍到教师,统统变现,加入到收钱的队伍中,弄得教育一派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教育是国和家的希望。教育不彰不立,国家衰微。快快俯下身来真改革吧,让公办的归公办,民办的归民办,“井水不犯河水”,培养出良好的教育生态,有学上是底线,上好学是选择,无论如何,教育不能成为一座大山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