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粉尘”、“尘埃颗粒”……关于PM2.5的各种叫法一直层出不穷,有的网友干脆直接称其为“毒尘”。对于目前各种混乱的叫法不断出现,27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召开了为“PM2.5”命名的讨论会。(2月28日《法制晚报》)
也许因为国内的专家多,所以分工也相对细。在各地雾霾不散,对此几乎束手无策之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家,按照专业分工,召开了为“PM2.5”命名的讨论会。他们担心的是目前对“PM2.5”的各种混乱的叫法,急于给“PM2.5”取一个专业的中文名。
实际上,用缩写的英文来表示某个专业名称,似乎更具学术性和专业性。对于“PM2.5”,就是对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专业表达。如果对“PM2.5”进一步细化,就可得知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这就是“PM2.5”这个英文缩写里涵盖的信息量。
如果对“PM2.5”取一个能概括上述意思的中文名,同时也能像“PM2.5”一样简短,笔者觉得还是“毒尘”比较合适。“尘”即粉尘,形容粒径小,“毒”就是其中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专家不同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刘青副主任告诉记者,经过专家讨论,目前委员会已确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那么,“毒尘”与“细颗粒物”的不同,看上去就是在一个“毒”字上的差别了。
对此,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相关专家专门为“PM2.5”命名召开讨论会,就是急于为PM2.5“消毒”?那么,如此咬文嚼字,究竟是为了纠正目前对“PM2.5”的各种混乱叫法,还是为了平息“PM2.5”引起的人心惶惶?
说起来有点好笑,为给“PM2.5”起个专业的中文名,气象专家、语言专家、环境专家等不少领域的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经过专家讨论,确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如此说来,若不经过专家的“翻译”,会不会有人以为“PM2.5”是可以砸破头的陨石雨?但是,千万别以为专家多此一举,因为,“细颗粒物”毕竟不同于“PM2.5”,在人们的呼吸过程中,是一直在吸入细颗粒物的,或许有些细颗粒物还是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呢。如此,雾霾也就成了无关健康的自然现象了。在命名会上,就有专家提出了“细飘尘”、“烟尘”等“雾朦胧”用语,就缺“鸟朦胧”的诗情画意了。
那么,专家为何急于为PM2.5“消毒”?在这个专家早已被称作“砖家”的时代,他们从来都是用“美其名曰”锦上添花的。当实在无法“美其名曰”时,就采取欲盖弥彰的手段。这在“皮革胶囊”被曝光时,某些专家开出的“定心丸”中,已经暴露无遗了。在影响某些企业经济利益的食品问题上,专家都可以不惜昧着良心胡说八道,对于有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专家当然也会坐不住的。而急于为PM2.5“消毒”,无非是想消解雾霾带来的社会恐慌,从而减轻对造成雾霾的环境污染的追责压力。试想,专家为何没有给光鲜夺目的“GDP”取一个专业的中文名,而急于给“PM2.5”中文命名?可能就是因为快速增长的“GDP”,留下了造成“PM2.5”爆表的隐患。那么,专家急于为PM2.5“消毒”的“良苦用心”,不是昭然若揭了么?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