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振峰认为,要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公共资金、财政资金,除了加强审计、严肃整改问责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公共资金置于阳光之下,做到公开透明,让权力不再任性,堵住寻租空间,堵住“跑冒滴漏”,使公共资金得到更为公平和更加有效的使用。
资料图片
中国真的很有钱。钱多到一年6万亿元、累计约30万亿元的公共资金去哪儿了说不清楚。近日,《证券日报》撰文,追问“一年6万亿元公共资金去哪儿了?”
文章称,记者近日根据新华社新闻稿及有关部门资料追踪分析,发现我国土地出让金、高速公路收费、彩票资金等十大公共资金去向不明。文章认为,公共资金信息必须公开透明,因为公共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理应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这些公共资金不能再“收得爽快、用得糊涂、去向成谜”了!
要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公共资金、财政资金,除了加强审计、严肃整改问责之外,更重要的是把公共资金置于阳光之下,做到公开透明,让权力不再任性,堵住寻租空间,堵住“跑冒滴漏”,使公共资金得到更为公平和更加有效的使用。只有这样,公共资金才能为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进转型创新发挥更大作用,才能为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助力,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进步。
文章建议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可以考虑就公共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明确“三项原则”,即“三公”原则、遵循市场化原则以及坚持法制化原则;并期待改革的顶层设计能早日提上议程,让老百姓关于“钱去哪儿了”的追问越来越少。笔者以为,从顶层设计和深化改革两头入手,让公共资金管理更多地阳光化、市场化、法治化,是从根本上解决钱应该从哪儿来、该用到哪儿去的最优途径。
其一,政府要着力在产业升级和创新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战略思维,改善公共资金筹集能力。当前地方土地出让金存在的问题不单是“钱去哪儿了”,更有“钱收齐了没”。不少地方基于GDP情结,热衷于“土地财政”,有的不顾本地实际,放弃或无意发展实业目标,甚至在土地、房产开发环节中,为了财政利益和灰色利益私自变相“调节”土地出让金。楼市与城市畸形繁荣,事实上绑架了银行与地方政府,恶化了发展实体的融资环境,无形中也对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阻力。
其二,摸清公共资金“底数”很重要。盘活存量的前提,就是了解有多少存量,而这需要强化审计,加强清理、管理。要建立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事项过程和结果还要尽力公开透明。
其三,要盘活存量资金,叫醒“沉睡的钱”来惠民生、办大事,还应从地方和部门预算管理方面下手。要抓好财政预算编制、预算安排,以及预算执行和资金调度等各大关键环节,并把公共资金的使用管理与促进廉政建设、加强政府效能公开联系在一起,统筹推进。
真正的监督,不是地方及部门开几次会、摆姿态,而是要引入阳光的能量、法制的力量,让公共资金在法治的笼子里运行,在阳光下运作!(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公共资金管理关键要公开透明
真正让公共资金和权力为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