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

2009年12月19日 06:49   来源:广州日报   李龙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精英云集的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居然要由默默无闻、身份平凡的中国工人来力挽狂澜,创造复苏奇迹。

    中国工人意外获得了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时代》的关注,当选2009年年度人物亚军,而且还是今年榜单上的唯一一个群体。《时代》在评价时说,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勤劳、坚韧,这是《时代》眼中中国工人的性格,同时也正是数亿中国工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肩头上的重任,更不敢把自己抬高到拯救全球经济的地位,但恰恰是他们,“抛妻离子,背井离乡,进入城市里辛苦地劳作,他们坚毅的目光,照亮了人类的未来”。

    《时代》年度人物被认为是时代最重要的“领导者”,中国工人获得认同的背景是,《时代》周刊把今年的年度话题锁定为“经济衰退”,而中国工人通过“中国制造”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经济的再衰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精英云集的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最终居然要由默默无闻、身份平凡的中国工人来力挽狂澜,创造复苏奇迹,两者之间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中国工人仅仅只是获得了《时代》的认同,却并没有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工人,越来越不被人看好,究其实质,与当前社会的利益分配和身份认同有关。

    工人,现在基本上成了流水线操作者的代名词,是不需要多高技术的作业者,于是工人们的“低工资”就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而且多年来,工人的劳动报酬几乎不见增长,欠薪时有发生。同时,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和其他社会阶层存在不少差距。这样一个利益分配现状,决定了工人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

    计划经济时代,工人“老大哥”的身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一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唱出了那个年代的工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工人虽然仍是财富的创造者,但社会地位却今非昔比。尽管很多城市高级技工一“工”难求,但很多人仍羞于做工人。

    工人不被社会认同,实际上是个相当危险的信号。我们正处在一个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转型时期,这决定了工人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毕竟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都离不开工人的劳动和创造,他们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实体经济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时代》的评价——“在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工人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就是一个例证。

    中国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这不仅仅是善待“时代领导者”的情感需要,更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理性需求。但要重拾工人的身份认同,又谈何容易。它需要的不只是利益分配机制的变革,包括建立持续的工人收入增长机制,在社会保障上向工人倾斜;还需要缩小社会的阶层差异,消除附着在身份之上的各种观念、文化。

    如何从美国《时代》对中国工人的评价中获得启示,给予中国工人应有的时代认同,社会当有所反思。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