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大讲堂 > 正文
中经搜索

低碳时代的圣诞树

2009年12月25日 08:38   来源:解放日报   徐瑞哲
    昨天是西方传统的“圣诞夜”。街头巷尾、商场店铺展开一场“植树造林”运动,圣诞树越搭越多,越竖越高。

    然而,很多人忽略了一个事实:树本身以及树上的装饰品大多属于非环保制品。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刚开完,“低碳”、“减排”等呼声仍在耳际,而这些圣诞树的“有效期”只有几天时间,之后将去向何处、化作什么,却鲜有人关注。

    圣诞树大概经历三个时代。第一是“真树时代”,人们真的会去砍一棵树,搬回家摆着。第二个是“假树时代”,人们发现砍伐树木太铺张了,于是开始用金属、塑料等替代材料造树,尽管是假,却也乱真。而今这个低碳时代,制造金属、塑料是算得出碳排量的,更何况,假圣诞树的“生命周期”极短,一周、半月内大量材料就将报废,势必造成二次排放———假如都换算为“碳税”,估计数目不小。

    笔者认为,第三个时代该是“循环树时代”,让圣诞树循环起来,在节能环保上有所“建树”。一方面,年年岁岁“树”相似,去年用过的树,拆卸保管好,今年重新装点使用;另一方面,一些大型盆栽绿化在圣诞期间也可临时充当圣诞树,或独立成树,或叠放成树,节日一过便可重新归位。

    笔者曾在上海海洋水族馆参加“环保圣诞树创意大赛”,热心市民尤其是孩子们动足脑筋,利用生活废品“造树”。从饮料空瓶,到广告宣传单;从电脑光盘,到塑料网兜,都成了圣诞树的建材。在圣诞树这件事上,我们是否也可以学学孩子们,让这些传统节日变得更加低碳,对气候更加友好呢?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姜鲁榕:英国人圣诞花销知多少    2013年12月27日
  • ·金桔能代言一个什么样的广州?    2013年02月08日
  • ·圣诞节,多些文明与安全    2015年12月25日
  • ·平安夜高价苹果值不值得庆贺?    2014年12月25日
  • ·如何将世博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0年11月0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