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世博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2010年11月05日 08:37   来源:解放日报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闭幕。184天的展示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也开启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在即将进入“十二五”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在世博资源中“淘宝”,将有用的经验、做法总结出来,将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传承发扬,将精彩延续下去。为此,本版约请专家撰写了一组稿件,分别从经济转型、城市管理、低碳发展、文明进步、城市形象五个角度切入,畅谈在“后世博”如何延伸世博资源,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

    让创意和成果“落地生根”

    世博会留下的最重要资产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所蕴含的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理念。上海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后世博”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推进世博创意成果产业化。

    ——陈信康(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上海世博会的筹备与举办,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世博资产。“后世博”阶段,有效利用这些资产,是延续和放大“世博效应”的基础与条件。

    本届世博会留下来的资产,最重要的无疑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中所蕴含的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理念。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中,和谐理念除强调团结、协作的意思外,更有向心、凝聚的含义,强调总体结构的融合统一。下一步,我们要具体落实这一理念,以“更美好的生活”取代“唯GDP增长”和“一味强调城市经济功能”的传统观念,让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活功能等有机融合。

    日前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上海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从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这严重制约着上海经济结构升级和城市软实力提升。

    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播为基础。世博资产为上海培育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播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想像力。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打下发展壮大创意产业的坚实基础。具体来看,可采取梯度筛选原则,针对各层次的文化演出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育方式:一是设立世博文化基金,挑选一批贴近、反映世博主题和在世博期间演出反响良好的文化演出活动,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使之成为精品;二是对取材广泛、富有异国情调的文化演出,可通过签订协议方式,鼓励它们在沪定期巡演,形成常态机制。

    上海世博会还集中展示了各国在建筑、时尚、传媒、策划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理念,同时依水而建的世博园区又给不少老建筑、老厂房注入新意和活力。因此,“后世博”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推进世博创意成果产业化,创建“世博创意产业集聚区”,大力吸引海内外创意人才、工作室进入,将其打造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一流创意功能区。

    此外,有效推动世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是实现上海城市经济转型的另一个要素。为此,应专门建立世博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为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提供世博成果信息查询、世博科技推介等服务,促进世博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使“世博效应”得到有效延续。同时,要鼓励所有世博展示成果的拥有者与上海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快创新要素互动、集聚和融合,提供资金引导、贷款贴息、资金补助和风险投资等,提高世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

    构建更有智慧的城市管理

    城市化本身不是诸多城市问题的根源,缺乏科学智慧的城市管理才是造成各种城市问题的根本原因。推动“后世博”上海城市的发展和管理,需要依托理念、机制等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任远(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世博会给都市描绘出一个乐观的远景:在一个日益城市化、人口不断增长的未来世界里,城市虽然面临更多的挑战,但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乐观的远景同时意味着一个道理,即城市化本身不是诸多城市问题的根源,缺乏科学智慧的城市管理才是造成各种城市问题的根本原因。

    世博会让上海迈向世界级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城市功能的升级,进一步要求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管理,并要求城市管理不断引进新的理念、推动新的改革、建立新的机制、解决新的问题。应该意识到,有的世博展示是可以直接借鉴和应用的,有的世博展示还需要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机制才能够应用并转为实践。例如,城市要真正“低碳”起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事,还需要体制和政策上的改革和探索。因此,实现世博效应的延伸和转化,推动“后世博”上海城市的发展和管理,需要依托理念、机制等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首先,世博会作为一项国际性的重大事件,其筹备和举办本身就是对上海城市管理的一次全方位演练,促进上海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在交通管理、市容和环境管理、公共信息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社会参与和志愿者行动、人口管理、应急管理、区域协作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不少成功经验,将这些管理办法法规化、制度化,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同时,世博会对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从世博会中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中得到启迪,特别是从最佳实践区中的一些经典案例中得到借鉴和参考。这些涉及城市水管理、道路管理、交通管理、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建筑管理、废弃物管理、灾害管理、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城市更新改造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对如何完善城市管理难得的集中展示。可以说,世博会为上海如何建设适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管理机制提供了一本教科书。

    其次,世博会为提升上海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带来了三方面具体启示:一是理念上的启示,世博会呈现出了未来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基本方向和实现方式,为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二是技术上的启示,包括信息化技术、遥感技术、仿真技术、数据管理和挖掘技术、低碳技术等技术进步和应用,众多高新技术与城市管理的有效结合,将会推动上海城市管理能力的极大提升;三是制度上的启示,现代城市管理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不仅城市管理的本质应该是提供更丰富的公共服务,同时,城市发展要求社会管理的支撑、要求城市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建设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城市治理框架需要调动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各个行为主体的共同努力,并构造良好的互动合作体制。

    发展从“更大”走向“更好”

    上海建设低碳城市,既可发展有自主创新前景的低碳前瞻技术,也有必要重视本土化低碳成熟技术的运用与创新,不要片面追求高成本的低碳替代技术而延误整座城市的低碳发展。

    ——诸大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低碳发展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大亮点。世界各国各城市丰富多彩的低碳发展实践与梦想,给上海建设具有绿色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带来启示和动力:

    1、低碳理念。低碳发展理念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化石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脱钩。但有人沿袭传统的环保主义反增长论调,把低碳发展阐述为“勒紧裤袋过日子”,把低碳与发展分裂开来。实际上,低碳经济不是不要经济,而是要从“更大的经济”走向“更好的经济”。上海要建设成为有绿色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先需确立低碳发展是好的经济、好的生活、好的城市形态的理念。

    2、发展指标。一般认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目前及进一步的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大大超过生态公平的门槛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仍要消耗一定的化石能源、增加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以满足基本需求,但也要在生态门槛的界限内倡导有生态效率的新发展或跨越式发展。上海推进低碳发展,眼下可参照国家有关单位GDP的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强度等指标,实现相对意义上的脱钩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应该对未来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与时间进行前瞻研究和布局,从而最终走向绝对脱钩的发展模式。

    3、推进措施。从能源在经济过程中的输入、转化和污染物输出全过程来看,低碳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经济过程的进口环节,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非碳可再生能源或者水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碳基能源,从能源结构上减少二氧化碳;二是在经济过程的转化环节,提高工业、交通、建筑三大耗能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基能源消耗;三是在经济过程的输出环节,通过植树造林、发展绿色空间等措施吸收二氧化碳,提高碳汇及碳捕捉能力。由于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存在可再生能源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能源转换鸿沟状况,因此,上海的低碳发展,在关注可再生能源新动向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还需依赖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依靠所谓高碳能源的低碳化使用,实行能源领域的效率革命。

    4、重点领域。一般来说,纽约、伦敦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最大问题是建筑减碳,香港的麻烦是交通减碳,其他工业型城市的难题是工业减碳。目前,上海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占了碳源的三分之二,交通与建筑等生活型排碳总体还未有效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未来10年里,在控制交通、建筑等生活领域二氧化碳排放过高增长的同时,上海低碳发展的重点工作对象应该是工业减碳。

    5、低碳技术。世博会在展示未来低碳发展的各种能源替代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的同时,还展示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且成本可行的低碳适宜技术。当前,低碳发展有过度关注前者的倾向,而对各种成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偏少。上海建设低碳城市,既可发展有自主创新前景的低碳前瞻技术,也有必要重视本土化低碳成熟技术的运用与创新,不要片面追求高成本的低碳替代技术而延误整座城市的低碳发展。

    源于世博高于世博的精神传承

    在眼界打开的基础上,国人还需开阔心胸,以自强、自信的状态看待和应对外来挑战。世博精神将推动改革开放和国民素质提升,成为加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源。

    ——邓伟志(上海大学教授)

    世博会有期限,可世博效应是无止境的,世博精神的传播更没有边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届“精彩世博”,是一所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大“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人们互为师生,教学相长,耳濡目染,彼此交流。7000万人次乃至不在“校”的亿万人,经过为期半年的“培训”,道德素质、精神境界显著提升。

    下一阶段,要将上海世博会对市民精神境界的影响延续下去,可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开阔全球视野。两百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相会在浦江两岸,给人明显的感觉就是地球正变得更小、更平。有识之士坐在一个屋檐下,更加意识到“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实现理念的同频共振。在眼界打开的基础上,国人还需开阔心胸,以自强、自信的状态看待和应对外来挑战。

    二是增强爱国精神。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是国人万众一心的结晶。再大的事情,13亿人一乘,就办成;再难的事情,13亿人一除,就化解。我们应以此为激励,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立足本职岗位,为兴国、强国贡献力量。

    三是凝聚团队精神。来世博园区参观,大家一起排队进馆就是“一条道”上的人,都要按社会公德办事,都要遵守文明公约;既有自律,又有他律。我们要将这一“等候艺术”坚持下去。此外,在世博期间,上海地铁客流量猛增。于是,地铁服务团队创造了运送旅客的“安全辩证法”,这同样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创新思路。一句话,用辩证法武装起来的团队,不仅力量大,而且秩序好。

    四是发扬忘我精神。从世博园区的情况可以看出,社会越是以人为本,人就越会以社会为重。数以万计的志愿者风雨中为游客服务,被人称为“最可爱的人”;拥有火眼金睛、勤奋不倦的广大民警和安保人员,成为受人爱戴的“世博卫士”。同时,不少参观者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为打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献计献策;官员们在为观众积极服务中也进一步体会到了“权为民所赋”,更加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

    总之,世博精神源于世博,又高于世博,是世博事业的成功升华。它将推动改革开放和国民素质提升,成为加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源。

    塑造上海“世界城市”新形象

    世博会后,上海应树立这样一种城市形象,即能帮助理解多样性文化不同之处并达到文化融合,从而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智慧的重要平台。

    ——褚云茂(东华大学城市形象研究所所长)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全球性的文明盛会。这次盛会让上海第一次长时间密集曝光在全球媒体和数千万中外游客的高度聚焦中,使上海城市品牌形象得到了一次全球性展示与确认的机遇。上海的建筑、文化、交通、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以及市民行为、政府治理等诸要素,几乎无一遗漏地“晒”在全球关注的目光下。尽管还存在着不少缺憾,但上海以一份独特的智慧、十分的真诚和热情、百倍的努力,迅速缩短了与世界一流大都市的距离,初步成功确立起上海城市品牌整体形象在全球的地位。要延续“世博效应”,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是上海的国际形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塑造上海“软”“硬”兼备的城市形象。这些年来,上海地铁、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很快,城市“硬件”的很多方面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毫不逊色。但长期以来,城市软实力的增长不尽如人意。从2002年申博成功以及接下来的八年准备过程中,上海展示了自己在创意、策划这些方面的独特智慧和才能。从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确立以及争取成为创参展国家之最的世博会,直至参观总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上海城市的创意、策划、组织、管理的软实力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上海应保存、延伸这些经验,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综合能力,推动城市软实力建设。

    其次,延续传统优势,塑造上海多样文化汇聚交融的国际城市形象。在历史上,上海不仅拥有传统文化的精粹,如京剧、越剧、沪剧、评弹、滑稽戏等,而且还是油画、话剧、交响乐、电影等源于西方的文化形态在我国的发祥地,体现着东西方文化在这座城市里的交融。上海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戏剧节等,举办过世界500强的财富论坛、陆家嘴论坛……世博会期间,安排的各种中外文艺演出多达2万多场次,上海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形象正日益清晰。世博会后,上海应树立这样一种城市形象,即能帮助理解多样性文化不同之处并达到文化融合,从而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智慧的重要平台。

    最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塑造上海“世界城市”新形象。所谓“世界城市”,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对世界有影响力的城市。从“申博”到“办博”的这八年间,上海在城市建设上注重向世界一流的大都市学习、借鉴,提倡与国际接轨,形成按国际惯例行事的思维和习惯,在较大程度上融入了经济全球化。上海人不但在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善于“请进来”,而且也开始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今天的上海不仅是国内的经济中心城市,而且正开始实施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大战略。未来,上海可在建设国际大都市、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的进程中,努力塑造上海不仅是中国的上海、而且是世界的上海的“世界城市”新形象。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