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还记得一年前的一幕:在伦敦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美国总统奥马巴指着巴西总统卢拉对周边人赞道:“这可是个‘人物’。”或许连奥巴马也没想到,在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领导者组别评选中,卢拉超越了奥巴马本人。
评选活动组织者认为,卢拉之所以当选,主要是因为他启动了包括“零饥饿”计划在内的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政府项目,力促巴西工人获得更好教育,试图“让所谓的美洲梦想在巴西变为现实”。
在巴西,卢拉具有很高的个人魅力和支持率。他出身贫苦,当过擦鞋匠、洗染店学徒、五金厂工人和工会领袖,对民生疾苦有切身体验,一直被中下层民众视为代言人。在走向政坛的路上,他屡败屡战,坚忍不拔。经过1989、1994和1998年三次竞选失利后,卢拉终于在2002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并在四年后取得连任。执政7年多来,无论是他个人还是其政府,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民意支持率,而且其个人的支持率一直高于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率。
卢拉长期保持较高威望还得益于其良好的执政业绩。近几年来,巴西经济稳定发展,社会政策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减少贫困、促进就业、推动社会公平等方面成绩突出。为实现“让所有巴西人都能够吃上早餐、午饭和晚饭”的诺言,卢拉政府实施了“零饥饿计划”,向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并为其创造就业机会。2007年,巴西的贫困率已低于拉美平均水平,被国际舆论称赞为“减贫的成功范例”。2009年,为了表彰卢拉在消除贫困方面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他颁发了“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
卢拉的执政理念不仅得到多数巴西人的认可,在拉美地区也有较好的口碑与认同度。卢拉主张温和、务实的改革,放弃新自由主义政策,实施以推动社会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承诺严厉打击腐败,积极解决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社会治安和贫富分化等问题。这些理念既符合多数巴西民众的心理,也与一些拉美国家的激进式改革形成鲜明对照。不久前上台的智利总统皮涅拉也自称赞赏和认同卢拉的政策和执政风格,表示要向卢拉看齐。
近年来,巴西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也为卢拉赢得了赞誉。作为西半球新兴大国,巴西在推进拉美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积极参与一些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巴西正朝着“站到全球舞台”的梦想迈进。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