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大讲堂 > 正文
中经搜索

城市发展的“绞肉机”别把农民工搅伤

2009年12月19日 07:14   来源:红网   艮砦
    17日,一名外来民工因气候骤降冻死在南京街头。该桥下,每天晚上都有大量外来民工睡在这里,有的民工已经在这里睡了几年。据一男子说,2号桥墩下还有一个绰号“大傻”民工,已经病了20多天,如果再不及时救治,也只能等死了!(12月18日《扬子晚报》)

    突然想起前天的一则消息,美国《时代》杂志16日宣布,中国工人入围《时代》年度人物。《时代》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工人入围《时代》年度人物,当之无愧,名至实归,但光鲜背后,谁解其中的酸辛和枯涩?谁能读懂他们的落寞和无奈?谁能体味他们的悲凉和艰难?国务院研究室曾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用一系列“最”白描了农民工这个群体———“农民工拿着最低的工资,却干着最重、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他们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劳动岗位”;与此对比的是,他们“穿最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食物,住最廉价的房子”。

    我想,上面说的这些都不足矣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到最后农民工们还得把自己的命搭进去!还得横尸异乡!还得被千千万冷漠的看客围观!现实中的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只要是经济大发展的城市,就能看到农民工的身影,只要是在城市的高架桥下面,就能看到这些在城市里打零工的农民兄弟。他们是无处栖身的,因为雇主不可能给他们提供,他们也想住饭店宾馆,但是他们辛苦一天赚来的钱还不如现时代那些当红的戏子卖笑一分钟挣的多!况且,他们挣来的钱还得养活家人孩子,那这些打临工的农民兄弟只能是栖身桥墩下面!

    冬天的夜晚啊,想想看吧,我们自己睡在屋子里盖着好几层被子都觉得冷,更何况那些睡在桥墩下面吃不饱的农民兄弟!这个寒冷的冬天啊!

    人死不能复生,但是这个人的死,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政府部门,不但要关心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他们在城市里的生存问题,更应该关注!栖身桥墩几年的时间,我绝对不相信当地政府部门没有耳闻。

    看看吧,城市这架巨大的绞肉机,把多少血肉之躯塑造成陷状物。被城市消化后,剩下的只有人的骨架。在学历、身份、权力之外,带着斑斑血迹的农民工的薪酬,似乎是进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代价。他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注定要扮演受难者的角色,甚至还得把命搭上!

    所以,我们应该迅速让他们融入这个国家的正常生活,在一部分城市人追求奢靡生活的同时,我们不应该看到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躲在自己狭小的“东方时空”里,脸色阴郁地揣摩自己的未来。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渴望现代生活,他们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中国工人需要“时代”的认同    2009年12月19日
  • ·让梦想成为现实    2010年05月06日
  • ·低碳时代的圣诞树    2009年12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