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话”是假,对传播伪科普要动真

2024-06-05 13: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说真话”是假,对传播伪科普要动真

2024年06月05日 13: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拥有超过百万粉丝的账号“老陶说真话”,因自导自演虚假医疗视频而被永久封禁。

  对医疗“伪科普”不能听之任之

  随着医疗科普在社交平台兴起,一些账号趁机浑水摸鱼,或者散播似是而非的“养生知识”,高价推销不靠谱的“神医秘方”,或者套上白大褂冒充医生,讲述骇人听闻的接诊故事。【详细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这是网友对伪科普短视频“装神弄鬼”的精辟总结。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主经常以“科普”的形式传播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挑动大众焦虑情绪,赚取流量,之后顺势兜售商品或服务。尽管对这类“伪科普真坑骗”,常常有专业机构出来辟谣,但当它们披上新的外衣或者换一个营销团队后,仍能继续收割“韭菜”。【详细

  医疗科普怎能“自导自演式造假”?

  这类账号自导自演虚构“医疗新闻”,对社会的危害很大。该医疗类博主的粉丝有百万之多,其医疗谎言的影响范围之大,既非某些传统媒体能比,也是各种辟谣手段难以企及的。医疗领域隔行如隔山,该医生为整形医生,在急诊方面可能也是“外行”。因此,视频内容不但毫无科普价值可言,而且可能传播错误的知识与信息,进而拉低公众的健康知识素养。此外,作为医生,他虚构的内容一旦涉及医疗事故或医患冲突,很容易被网友当做是“内部人透露”来相信和传播,无形中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详细

  实际上,针对医疗科普行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做出明确规定。比如《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就提到,对于需要较高专业水平(如医疗卫生、财经金融、法律、教育)的直播内容,主播应取得相应执业资质,并向直播平台进行执业资质报备,直播平台应对主播进行资质审核及备案。【详细

  强化医疗短视频管理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医疗关系到大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医疗短视频自导自演式造假,比起其他领域更不能容忍。强化医疗短视频审查,让无底线博流量、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等现象远离医疗领域,应该成为短视频管理规范的首要内容。【详细

  对知识营销类信息加强规范与引导,体现着我们对知识与信息传播的基本态度。让什么样的信息成为科普领域的主流、如何遏制不良信息干扰公众判断,包括平台、监管部门等在内的各方要多些积极探索。给真正的科学知识分享更多流量权重,将有助于我们共同守护科学精神,助力科学知识的传播,从而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详细

  (以上综合新华网、工人日报、燕赵晚报)

  V视角:

  @一菇一世界:这个博主的视频都是演的,看得我血压升高。

  @莆田系博士受害者:净化医疗知识科普环境,为民造福。

  @鸡蛋阿耶夫:网友居然指望一个整形医院的医生给自己的健康做指导。

  @羊圈草棚大桶领:这账号造谣好几年了,早该封禁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医疗科普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有明确的红线。对于“老陶说真话”这样自导自演虚假医疗内容的账号,就该严惩。但这背后的问题,也值得深究。全民网络时代,科普要有“真科学”,这需要让真正传播知识的科普获得更多正向激励,同时,严防死守堵住“伪科普”的传播漏洞。只有对知识和“流量”都正本清源,“科普之翼”才能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更好地提升。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