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自导急救视频 把科普的好经念歪了

2024-06-04 07:18 来源:燕赵晚报

  近日,某百万粉丝医疗类博主陶某发视频称一位病人与朋友喝酒后突发脑血管爆裂,其参与救回,该视频引发大量网友关注。然而,平台发现其曾透露自己为安徽某整形机构医生,按常理不太可能参与此类急救。请求当地卫健部门和网信部门调查后,发现陶某的视频是“自编自导的”,随后,陶某账号被平台无限期封禁。5月27日平台发布《关于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的公告》,将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和疑似演绎内容核实。(6月2日《中国新闻周刊》)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该账号不仅发布了“酒后突发脑血管爆裂”这一虚构的内容,而且还经常发布凌晨、半夜参与抢救“喝农药女子”“颅内出血”“吃烧烤打架”等内容,还贴心呼吁网友“别躺急救室”。这些视频看似现场感十足、科普味浓厚,却纯属子虚乌有。

  这类虚构的“医疗新闻”,对社会的危害很大。该医疗类博主的粉丝有百万之多,其医疗谎言的影响范围之大,既非传统媒体所能比,也是各种辟谣手段难以企及的。医疗领域隔行与隔山,该医生为整形医生,在急诊方面可能也是外行。这类视频不仅毫无科普价值可言,而且可能传播错误的知识与信息,进而拉低公众的健康素养。

  与假医生等彻头彻尾的外行相比,跨专业发布科普视频的医生毕竟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其话语和神态都会透出一定的专业性,如此一来,其漏洞百出的跨专业讲解、虚虚实实的医生身份等,更容易迷惑公众,甚至让一些人在转发这类视频时,不忘提醒这是“医生说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整形医生虚构急救内容,反而比普遍人冒充医生这样做更具危害性。

  此外,假如医生可以如此任性地自编自导医疗视频内容,还会捅出更大的娄子,比如医生虚构的内容一旦涉及医疗事故或医患冲突,就很容易变成“内部人透露”,民众更容易相信、更愿意传播,其挑拨医患关系等潜在的危害更不容低估。

  医疗关系到健康与生命,医疗短视频自导自演式造假,比其它领域的相同行为更不能被容忍。相关短视频平台将医疗领域的自导自演式造假当作典型来曝光,正是医疗短视频造假严重性的体现。强化医疗短视频审查,让无底线博流量、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等现象远离医疗,应该作为规范短视频的首要内容。

  网络直播不仅直观高效,而且互动性很强,是医学科普的理想场所。《2021医疗科普短视频与直播洞察报告》显示,51%用户关注医生博主账号,77% 的观看科普短视频或直播的用户会和医生互动,医生成为科普创作的重要主体。医生参与医疗短视频制作值得鼓励,但要恪守本分、守牢底线,切莫把这本经念歪,导致社会不获其益反受其害。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自编自导急救视频 把科普的好经念歪了

2024年06月04日 07:18   来源:燕赵晚报   罗志华

  近日,某百万粉丝医疗类博主陶某发视频称一位病人与朋友喝酒后突发脑血管爆裂,其参与救回,该视频引发大量网友关注。然而,平台发现其曾透露自己为安徽某整形机构医生,按常理不太可能参与此类急救。请求当地卫健部门和网信部门调查后,发现陶某的视频是“自编自导的”,随后,陶某账号被平台无限期封禁。5月27日平台发布《关于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的公告》,将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和疑似演绎内容核实。(6月2日《中国新闻周刊》)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该账号不仅发布了“酒后突发脑血管爆裂”这一虚构的内容,而且还经常发布凌晨、半夜参与抢救“喝农药女子”“颅内出血”“吃烧烤打架”等内容,还贴心呼吁网友“别躺急救室”。这些视频看似现场感十足、科普味浓厚,却纯属子虚乌有。

  这类虚构的“医疗新闻”,对社会的危害很大。该医疗类博主的粉丝有百万之多,其医疗谎言的影响范围之大,既非传统媒体所能比,也是各种辟谣手段难以企及的。医疗领域隔行与隔山,该医生为整形医生,在急诊方面可能也是外行。这类视频不仅毫无科普价值可言,而且可能传播错误的知识与信息,进而拉低公众的健康素养。

  与假医生等彻头彻尾的外行相比,跨专业发布科普视频的医生毕竟具备相应的医学知识,其话语和神态都会透出一定的专业性,如此一来,其漏洞百出的跨专业讲解、虚虚实实的医生身份等,更容易迷惑公众,甚至让一些人在转发这类视频时,不忘提醒这是“医生说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整形医生虚构急救内容,反而比普遍人冒充医生这样做更具危害性。

  此外,假如医生可以如此任性地自编自导医疗视频内容,还会捅出更大的娄子,比如医生虚构的内容一旦涉及医疗事故或医患冲突,就很容易变成“内部人透露”,民众更容易相信、更愿意传播,其挑拨医患关系等潜在的危害更不容低估。

  医疗关系到健康与生命,医疗短视频自导自演式造假,比其它领域的相同行为更不能被容忍。相关短视频平台将医疗领域的自导自演式造假当作典型来曝光,正是医疗短视频造假严重性的体现。强化医疗短视频审查,让无底线博流量、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等现象远离医疗,应该作为规范短视频的首要内容。

  网络直播不仅直观高效,而且互动性很强,是医学科普的理想场所。《2021医疗科普短视频与直播洞察报告》显示,51%用户关注医生博主账号,77% 的观看科普短视频或直播的用户会和医生互动,医生成为科普创作的重要主体。医生参与医疗短视频制作值得鼓励,但要恪守本分、守牢底线,切莫把这本经念歪,导致社会不获其益反受其害。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