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要充分发挥金融在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中的服务功能,充分点燃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激情,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对产业规模的支撑作用。
未来产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趋势,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段时间,北京、江苏、宁波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结合地方实际和产业优势,瞄向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智能等重点方向布局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力争建设未来产业创新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并明确“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笔者认为,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要做好“三个充分”。
充分发挥金融在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中的服务功能。未来产业是科技创新开辟的产业新赛道,既面向未来,又起于当下;既有实验室里的科研攻关,又有契合市场需求的艰难探索;既有从0到1的突破,又有从1到N的累积。任何新产品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推广的过程中,金融都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未来产业面向未来,周期长、风险多,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更需要金融提供全周期的全面精准服务。为此,要鼓励相关金融机构针对未来产业设立专业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成立服务未来产业的天使投资基金、创业种子基金,同时积极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搭建科技金融平台。
充分点燃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激情。未来产业的风险在于未知,魅力也在于未知。中小微科技企业兼具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征,天然具有探索未知的基因。中小微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激情,为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而,要着力在未来产业各个领域培育“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健全公共服务政策举措,做好全流程、全方位跟踪服务,让中小微企业成为未来产业的生力军。
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对产业规模的支撑作用。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未来产业的“萌芽破土”需要合适的市场土壤,进一步发展壮大则需要充分的市场空间进行供需互动。市场的扩大促进分工,也支撑产业的规模扩张。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广袤的空间里集聚,形成强有力的需求牵引力和高频率的市场反馈,就会为未来产业的规模扩张提供充分的市场空间。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切实强化“一盘棋”理念,坚决杜绝不当行政干预,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市场规则、强化公平竞争、激励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断增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规模和活力,让未来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未来产业潜力十足,前景广阔。只要脚踏实地夯实产业基础,不断强化创新能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未来产业的蓝图落地为现实,塑造发展新优势。(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和策略路径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