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指明了方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相互关联,信号鲜明、意涵丰富——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
重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引领着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又一次创新,必将引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实现新的重大变革。
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重点在“新”,关键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新”,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战略部署。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国际激烈产业竞争新环境、引领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是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答案。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质”,是从依靠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的质变。新质生产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的生产力,是更高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更高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在“生产力”,是一场全新的社会变革。新质生产力对应的是新的科学技术、新的产业形态、新的生活方式,是走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实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本上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到大数据,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生产力。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呈现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面向前沿领域及早布局,提前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相比过去“两头在外”发展模式中依赖低水平技术转让、模仿式追随式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突出要求的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是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无序创新,也不仅仅是停留在解决从“1到100”的应用型创新上,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长远解决从“0到1”的技术变革问题,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资本推动模式,要统筹发挥好科技、教育、人才各种资源力量,一体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而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从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来看,我国目前的制造业门类品种是齐全的,今后的发展要往中高端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长远方向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制造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发达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在科技、金融等领域没有先发优势,绝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统筹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协调发展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要因地制宜做强做大支柱产业,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要合理布局未来产业,使之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阵地。当前,我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未来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经济发展从来不是靠一个产业“打天下”,而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优化。光伏、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这些促进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从曾经的“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来的。
通过深化改革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护航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科技要素投入从量变到质变;要发挥我国大空间、大市场的优势,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让国有经济在形成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基础性、攻坚性作用,同时发挥民营经济的灵活性、能动性作用,形成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局面。
新质生产力不仅涉及到生产力变革,也涉及到生产关系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主动适应需求端个性化品质化变化,疏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供给和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质量上形成均衡。要持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系改革等,通过深化改革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护航。
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本文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新型智库课题“构建数产融合的数字经济”(XKZD202303)阶段性成果